大雅之堂里的“草根”收藏

武汉:马人人
显示日期2012-12-09;访问次数:400; 电脑端

    有人喜欢把“市民之家”比作武汉人的“城市客厅”。
    既然是客厅,穿行其间,自然免不了在某个不经意的转角,邂逅一些精致的小玩意儿。在普通人家的客厅,也经常能看到,或者悬挂一两幅字画,用来彰显主人的品味;又或者陈列一些工艺品,用来展示主人的经历。
    这些摆设,不像电视能看、沙发能坐,虽不具备什么实用性,但常常能给来往的客人,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客人或许记不得自己坐过的红木沙发长什么模样,或许也搞不清面前的电视是多少寸的背投,但一定会记得墙上挂的那幅仿自某国画名家之大作,或者桌上那盆传说来自非洲的紫水晶聚宝盆。
    因此在“市民之家”里,最能凸显“客厅”般温著的角落。莫过于市民收藏集锦展示区了。这里集纳了武汉民间的珍品,其中不乏创下吉尼斯世界纪录的精品,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甚至还有用明代木料纯手工打造的明代微缩家具。
    在市民收藏集锦展示区里,最吸引眼球的,竟不是这些价值连城的稀世珍品,而是几组来自民间的主题藏品,诸如门券、打火机、酒瓶、钥匙扣等。有这么一群有心人,把这些平常百姓家里都能找到的“旧货”分主题搜集起来,排列在一起,竟让这些“旧货”焕发出了一种类似时间的光彩。
    这群民间藏家,来自武汉收藏家协会。用协会副会长王运明的话说,既然是“市民之家”,就要收藏市民身边的东西,这些藏品够“草根”,和“市民之家”想传达的精神比较接近,因此有机会受邀参展。
    小门券折射大武汉城变
    王运明也是“市民之家”的参展收藏家之一,有着24年收藏门券经验的他,是全国知名的门券收藏爱好者。专门收藏各类门票、请柬。
    收到“市民之家”的邀请之后,王运明从自己5万余张藏品中,挑选出了一组与武汉有关的门券,以各时期的本地景点门票为主,陈列到“市民之家”,分享给武汉市民。
    王运明表示:“不要小看这些小小的门票,通过观察各时期门票材质、图案等细节的变化,能看出很多过去的故事。”
    以本次参展的一组中山公园门票为例,王运明的藏品中,有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中山公园的各种门票;上世纪50年代,中山公园的门票是金属质地的筹码,当时售价仅为3分钱,并且每枚筹码在游客出园时,还需要回收;到了上世纪60年代,进入文革时期,门票不仅由金属筹码变成了纸质的形式,图案上的红旗、毛主席语录,也是那个时代标志性的印记;改革开放后,门票上的红旗、语录不见了,价格也逐渐涨起来……到最后中山公园开始实行免票制,向市民免费开放,公园门票也成了历史性的存在。
   “从金属票到纸票,从3分钱到几元钱,从售票到免票……单从一个公园小小门券变化,就能看出大武汉这几十年的城市变化。我相信,经历过那些年代的武汉人,看到这些老门票,都会勾起一些昔日的记忆。”王运明说。
    让被丢弃的东西展现出艺术性
    1978年,王运明还在友谊饭店工作,有客人退房时,丢下一张北京故宫的门券,黑色边框,设计大气、精美,在那个年代,王运明从未见过这么精致的门票,心生喜欢,便把它保留了下来。从此之后,只要看到有趣的门券,他都会多留一个心眼。久而久之,成为了一名门券收藏爱好者,有时,为了得到某些鲜为人知景点的门券,甚至不惜亲自前往参观。
    如今,王运明的足迹已经几乎遍布全国,他说:“门券收藏这个爱好,激发了我旅行的冲动,游历四方的经历,令我收获了比门券本身更丰富多彩的生活。”
    王运明认为:“相比石头、字画、古董等收藏品,我们玩的这些,门券、酒瓶、打火机、钥匙扣,只能算‘草根收藏’,都是平常百姓平日里就能接蚀、使用的东西。这几十年物质生活变化太快,这些东西在被历史淘汰之后,也被普通人从家里清理出来遗弃掉了,而我们通过常年的收集,把它们展示出来,也算是记录了一点历史的变迁,让这些破丢弃的东西展现出另外一种艺术性。”
    王运明的门券,会在“市民之家”进行长期的展览,他十分感谢“市民之家”,为自己心爱的藏品提供的平台:“武汉每年有很多展览,展出的都是些‘大雅’的艺术品,对于我们平民老百姓来说,看得起,玩不起,但是在‘市民之家’,类似门券、酒瓶这样‘大俗’的‘草根收藏’,也就登上大雅之堂。我认为,‘市民之家’表现出来的对‘草根’文化的尊重,体现了‘市民’二字的真正含义。”

    转自2012年11月20日第22期《大武汉》杂志 

    原载《楚天券游》2012.12.8

 

【编辑:王建池】

编辑:王建池

姓名:王建池; 时间:2012-12-09 07:27:57


更大的舞台,更多的展示,更多的奉献,祝贺王运明老师!!!
积极协调,让门券藏品登大雅之堂展示,感谢王运明会长!!!

姓名:湘西爱券人; 时间:2012-12-09 08:01:48

祝贺并学习!

姓名:刘洪利; 时间:2012-12-09 09:06:07

学习了。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12-12-09 10:50:20

草根收藏登上大雅之堂,王先生为门票收藏宣传之功不可没!

姓名:匿名用户; 时间:2012-12-09 11:43:38

最贴近大众生活的收藏,最能反映社会的收藏。谢谢运明先生。

姓名:罗本舜; 时间:2012-12-09 12:15:27

让全国多一些“市民之家”来展示“草根收藏” !

姓名:彭安荣; 时间:2012-12-09 12:50:34

王运明先生所推介的不仅仅是“草根收藏”,更为重要的是彰显了中国文化!

姓名:陈捷; 时间:2012-12-09 13:46:12

收藏大家,让门券收藏登上大雅之堂!!!!!!!!

姓名:王继平; 时间:2012-12-09 15:19:57

向王老师学习!

姓名:都兴水; 时间:2012-12-09 16:11:08

宣传门券,展示门券,让门券收藏登上大雅之堂。祝贺王会长!

姓名:彭俊模; 时间:2012-12-09 16:27:51

草根收藏彰显中国文化。祝贺王会长!

姓名:陈明新; 时间:2012-12-09 18:26:36

又多了一个宣传门券收藏文化的好去处!王会长费心了!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12-12-09 19:32:36

"草根收藏“,贴近百姓生活的收藏,愿各地多一些市民之家,谢谢王会长。

姓名:顾宗玲; 时间:2012-12-09 19:41:18

这样一个"市民之家",也是城市文明的体现.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12-12-09 19:51:02

市民之家市民喜欢,草根收藏贴近大众。向王会长学习。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12-12-09 20:54:18

时刻不忘宣传,“草根收藏”就在百姓中间。

姓名:李新建; 时间:2012-12-10 08:27:06

草根收藏,彰显大雅!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12-12-10 08:50:53

城市客厅展示“草根收藏”,被遗弃的东西折射历史和艺术,谁说门券难登大雅之堂!

姓名:谢家树; 时间:2012-12-10 12:11:25

根,植与百姓之中,彰显文化底蕴!王老师此举实为难能可贵。在门券收藏展示上,券界应有创新的发展。祝贺王老师!

您的姓名
留言内容(不支持表情):
0/1024
提交

首页

搜索

电脑版

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