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券收藏故事征文(010):成都杜甫草堂早期券收藏记
刘才庚
我热爱收藏,但更喜欢收藏门券。因它来源丰富,资源广阔,收藏的题材众多,大到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名山、大川……小到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真是包罗万象。在我的收藏过程中,有很多值得去回味的故事,但印象最深的还是保存下来的成都杜甫草堂的“开馆票”。
记得在2003年左右,我在杜甫草堂文物市场旧书交易区,看见几人围住一个旧书摊在谈论什么,我也没留意他们在干啥就过去了。我的一位好友急急忙忙找到我,指着旧书摊说:“那有一版杜甫草堂的老券要卖,你赶快去看”。我过去一看,果然是五十年代初的老券,一问价,少了200元不卖,原先的几位一边传看,一边讨价,看得出他们都想买,但卖家就是不松口,非要200元。当年我工作的单位改制,下岗回家,经济很拮据,就不想买。当时好友劝我说:“既然一心收藏门券,这种机会可遇不可求,应该买下,一旦买卖一方动了心,就是别人的了,等你有了钱,再加几倍的钱未必能买回来”。我想是这个理,一横心,与卖家成交了。旁边的几位用羡慕的眼神看着我拿走门券,当时很是得意。回家仔细欣赏,品相至少九品,编码、价格、色彩清楚完整,半个世纪前的小纸片,能完整的保留下来真不容易,实在是件好东西,心中很是高兴。
经济困扰着我,加上后来我又购得几枚单张,思虑再三,还是想把这版券变成现金。杜甫草堂博物馆的领导我比较熟。我找到杨副馆长,说明来意,他看了这版门券,找来馆长,告诉他:“这是我们的开馆票,1952年的,可以用1000元收下”。可能是馆长年岁关系,没有表态。我又提出,不要钱,换些草堂已过期不用的券,心想草堂全品相的券很少见,換来也能卖个好价钱,反正过期的票在他们眼中也不值钱,定能成交。但馆长不感兴趣,跟我寒暄了几句,找借口走了。当时我好失望。
在后来的门券展中,亮相了这版门券,引起了观众、同行及新闻媒体的关注,电视台也作了报道,我彻底打消了出售的念头。目前这版门券在全国也是孤品,成了我的镇宅之宝。我的那几枚单张,在省外也有人出了价,由于家乡情结,只想把它留在四川,价让给四川的藏家。
每当我把赏这版没有卖掉的杜甫草堂门券时,脑海中就显现出这段故事。我有这个宝贝,首先要感谢我的好友,也要感谢那位馆长。

【编辑:张宝贵】

编辑:张宝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