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券收藏故事征文(014):门券收藏的乐趣
保定 张丽萍
2012年,我有幸参加了保定市门券收藏协会,不仅定期参加协会的沙龙活动,还和大家一起举办各类门券展览,学习如何对门券进行分类、编组专题,极大的丰富了我退休后的文化生活。
一、通过门券收藏,使酷爱旅游的我对旅游景点的文化内涵产生了浓厚兴趣。
赵州桥的沉稳、古朴和美丽,在我心里已经沉淀了很多年,那时的我只顾欣赏周围的美景,一直到N多年后的今天,通过整理门券,才知道他的学名叫安济桥,建于隋代,是李春建造设计的,因单孔敞肩坦弧石拱桥而闻名于世。每整理一张心爱的门券,我都对其文化背景认真研究一番,不断充实自己对旅游景点文化内涵的了解,还真是乐在其中。
二、通过门券收藏,使我不断整理自己的旅游足迹、体会和收获。
素有“金五台、银普陀、铜峨眉、铁九华”之称的四大佛教名山,因为分别供奉着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和地藏菩萨,每年吸引着众多的游人前往朝拜,我也曾慕名前往。而今我在整理门券的同时,还学习了一些佛教知识,真正做到了不虚此行。
五台山被国内外佛教公认为文殊菩萨的应化道场,成为举世瞩目的佛教圣地是从唐代开始的。唐太宗曾言“五台山者,文殊閟室,万圣幽栖,境系太原,实我祖宗植德之所,切宜祗畏。”,从此五台山便被公认为文殊圣域。
普陀山的名称,出自佛教《华严经》等六十八券,全称为:“补坦洛迦”、“普陀洛迦”,是梵语的译音,意为“美丽的小白花”,由于中国历代帝王多建都在北方,所以自元朝以来,惯称此山为“南海普陀”。
相传佛教于公元1世纪传入峨嵋山,近2000年的佛教发展历程,给峨嵋山留下了丰富的佛教文化遗产,造就了许多高僧大德,使峨嵋山逐步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影响甚深的佛教圣地。目前,全山共有僧尼约300人,寺庙近30座,其中著名的有报国寺、伏虎寺、清音阁、洪椿坪、仙峰寺、洗象池、金顶华藏寺、万年寺……等。
九华山共有99座山峰,以天台、十王、莲华、天柱等9峰最雄伟,相传为地藏王菩萨道场。作为佛教圣地,我也曾亲身感受了它的清净、庄严和神圣。肉身菩萨的不断出现,成为九华山佛教的一大特色,同时也为这座佛教名山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金梵明经》载:“舍利者,是戒定慧之所熏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看来戒定慧的熏修,才是肉身不烂的真正原因。纵观九华山现存的肉身菩萨,其生前无一不修持严谨,虽然修行方式不同,但都应机说法,利乐众生,外现凡行,内存清净。
三、通过门券收藏,还不断激发我外出旅游、亲近自然的激情和愿望
在门券收藏的过程中,我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了许多美丽的门券,知道许多美丽的地方都未曾涉足,我准备按照自然风光、历史遗迹、闻名古城等不同系列,从国内到国外,不断丰富旅游经历,在行万里路和整理文化背景的过程中,不断历练和提高自己的人生阅历及见闻。
【编辑:张宝贵】

编辑:张宝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