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庐门票赏析
叶建国
三门峡城市不大,喜欢收藏门票的人不多。无奈,我便加入了烟标收藏协会,因为喜好烟标收藏的人手中或多或少也有一些门票,这不,在佟先生那里,我便淘换到这一套南阳诸葛庐的门票。听他讲,这是八十年代末或九十年代初,他带领三门峡器材厂的一些职工到南阳参观时留下的,当时,他在厂里担任工会主席。回到家,仔细欣赏,爱不释手。
这套门票一共六张,且为联票。每张票价均为二角。只可惜,在进去时,一人一票,撕开了。这套门票设计简洁、质朴、大方、色彩淡雅、书法优美。经查阅得知,诸葛庐三字乃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所书。

在上面这张门票上,我们可以看到,在其右上角门票编号为:0013203。在其左边是伴月台。伴月台,立于茅庐右后侧,传为诸葛庐夜观天象的地方,台式建筑砖石结构,平面为正方形,高约数丈,沿梯道可盘旋而上,上有砖墙花样平台,凭栏可望远观天。台正面为半圆形砖券门,上嵌南阳知府顾嘉蘅所书“半月台”三字,旁饰半月图案,两侧刻联:“自来宇宙垂名布衣有几;能使山川生色陋室何妨。”

这张门票上,其左边是诸葛草庐。这是一座八角攒尖式建筑。茅草覆顶,内有八阵图,回廊相衔,砖木结构,古朴简陋。具有鲜明的象征意义和纪念意义。坐庐之中可近观四周景致,正如古人所谓“身居一庐八面景”。庐内有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石碑一通刻“汉诸葛孔明旧庐”七字。

这张门票上,其左边是武侯祠山门,山门为武侯祠正门,形式古朴端庄,正中券门额上石匾镌刻郭沫若先生所题“武侯祠”三个大字。山门前一对石吼昂首雄峙须弥石座之上,气势不凡。

这张门票上,显示的是大拜殿内诸葛亮及子孙塑像。这里为历代祭祀诸葛亮的主要场所。大殿暖阁中的泥塑诸葛亮像,羽扇纶巾,身披鹤氅,端坐凝思,展现了包藏万机的“韬略宗师”风姿。亮子诸葛瞻、孙诸葛尚配享左右。诸葛瞻与其长子诸葛尚俱捐躯绵阳沙场,瞻阵亡时仅三十七岁,尚则不足二十岁,后人感其三世忠贞,共祭一堂,塑像享祀。

这张门票上,显示的景观是野云庵,又名“野轩庵”,建于茅庐右侧,是诸葛亮与友人聚会的地方。面阔一间,进深两间,砖雕门楼,三楼五脊,三楼嵌石刻题额“野云庵”,此楼嵌松鹤图、松鹿图砖雕,颇为生动。后壁竖清代碑刻字屏四扇,门两侧砖刻“云归大漠随舒卷,门对寒流自古今”对联。

最后,这张门票上,画面上显示的是“汉昭烈皇帝三顾处”石坊,此坊为纪念刘备三顾纳贤而立。唐胡曾《南阳》诗云:“乱世英贤百战余,孔明方此乐耕锄,蜀王不自垂三顾,争得先生出旧庐。”游人至此,感慨良多。刘备慧眼识英才,诸葛亮为报知遇之恩,毅然离开了躬耕十载的卧龙岗。正如明陈正伦《卧龙岗》诗云:“君臣一唔交投厚,宇宙三分割据雄。”
今天的卧龙岗,优美的自然风光与厚重的人文景观交相辉映,令人流连忘返。只可惜我从未光顾,只能在门票中欣赏。
(编辑:张宝贵)

编辑:张宝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