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24日,我和妻子去女儿家过元宵节,在饭店吃过饭,女儿、女婿送我们回家。车子路过大兴区黄村镇清源路时,路边一座很特别的建筑吸引了我,楼的高处是一行金字——中国印刷博物馆。我是个博物馆迷,提议停车参观,大家欣然同意。
下车入馆,门卫室一位工作人员正在打瞌睡,是我们的到来惊醒了他。我首先关心的是有没有门票,工作人员睡眼惺忪的告诉我们,这里既免费又免票还不看证件,直接进入参观。在院子里我仔细观看了博物馆大楼,大楼四个墙角上面有四块石雕,很有特色,西南角的雕饰是佛教经书,东南角的内容应该是沈括的《梦溪笔谈》中介绍活字印刷的部分,东北角的雕饰是古代的活字盘。楼上部金光闪闪的馆名大字是江泽民时任国家主席时题写的。楼前立着一块横碑,像翻开的书,上面刻着“中国印刷博物馆落成纪念碑”和启功先生撰写的碑文,铭记了捐赠单位和个人对建设博物馆所作的贡献。
一位工作人员接待了我们,他介绍说,中国印刷博物馆建筑面积8100平方米,有“源头古代馆”、“近现代馆”、“数字技术馆”和“印刷设备馆”,是目前世界规模最大的印刷专业博物馆。她请我们先到三楼,那里是“源头古代馆”,从楼上向下依次参观,这是与别的博物馆不同的地方.
从楼梯爬上三楼。源头古代馆以图片、文字为主,还有文物和模型,展示了中国古代印刷术的历史。我们观赏到了展柜里放置的闻名于世的唐代卷轴装《金刚经》,书卷已经发黄破损,大致完好。今天我们还能够看到它非常不容易了,这是不可复制的珍贵文物。我们还看到了唐代武周时期的《妙法莲华经》、《陀罗尼经咒》等印刷珍宝。精美的印刷质量深刻说明了当时雕版印刷术的发达,我心里不禁赞叹:中国的印刷文化真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呀!
展品中有一件3米多长的经书——《无垢净光经》,它曾引起中国和韩国关于谁是雕版印刷术发明国的论战。1966年,韩国学者以这本出土的佛经为依据,试图证明雕版印刷术起源于韩国,中国学界据理由反驳,经过不懈努力及大量文物的佐证,国际上绝大部分学者都承认雕版印刷术起源于中国。这里的文物说明雕版印刷术是中国发明的,活字印刷术也是中国发明的,我们还是彩色印刷术的发明国。
展厅的中央摆放着用胶泥活字排版模型,不远处立着毕昇的塑像和墓碑。毕昇制作泥活字工艺过程的模型,包括制作泥字坯、刻字、火烧及排版、印刷等工序。它们旁边的模型是转盘排字场景,有两个直径约1米的圆盘,上面密密麻麻布满活字,由一个工人操作,另一个工人在念稿。元代的王祯按照汉字的“韵”排序,将3万多个木活字放在两个转动的圆盘中,由两个工人操作,有效地提高了活字排版的效率,大大促进了活字印刷的发展繁荣。
我们一边议论着,感叹着,又来到二楼近现代馆。这里用老照片和实物,介绍了近代印刷术的发展过程和新中国60多年来印刷现代化的历程。我们特别感兴趣的是纸币、邮票和港澳台展区。那里展示着五套人民币的样品和半成品,展柜前妻子从钱包里拿出一张钞票,对照纸币展品辨认真假。女儿则站在邮票展区流连忘返,这里有包括猴票在内的精品邮票,有很多邮票我们过去曾经收藏和使用过。女儿小的时候曾经爱好集邮,自己有集邮册,从不同的渠道收集到很多邮票,虽然不成规模,但保存至今。我在这里到处寻找门票的印刷品,令我非常失望,门票还没有进入这艺术的殿堂。但是我欣赏到了我国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还有港台的印刷精品。
我们兴致勃勃地参观完楼上的内容,下到一楼大厅。一楼展览的是印刷的现代化,我们了解了印刷新技术和数字化工作流程。这里展出了“当代毕昇”——王选的事迹和在他带领下发明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汉字激光照排系统被誉为“汉字印刷术的第二次发明”,彻底改造了我国沿用上百年的铅字印刷技术,开创了汉字印刷的一个崭新时代。记得改革开放初期,计算机开始普及,很多人在研究汉字输入法,五笔字型又称为“王码”,王选创办的“北大方正”家喻户晓。
在一楼展厅的中间位置伫立着活字印刷鼻祖毕昇的铜像,他身着圆领长衫,打着绑腿,手持印版,注视着每一位来访者。毕昇是北宋中期的一个普通平民知识分子,当时人称布衣。他总结了历代雕版印刷实践经验,经过反复试验,在宋仁宗庆历年间创造了胶泥活字排版印刷,完成了印刷史上一项重大的革命。他用胶泥制成小方块,再刻上凸面反手字;然后在一块铁板上按照字句段落将活字依次排放,进行印刷;印完后,拆下活字留着下次排版再用。提起活字印刷术,我还记得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进行的文艺表演,鸟巢场地上一幅巨幅画卷慢慢展开,魔幻般地出现了立体活字,那凹凸起伏的方块汉字,忽而如微风拂过水面,忽而方圆变换,组成不同形状。那壮观的立体活字印刷表演,不仅让全世界感受到中国汉字的魅力,也形象地展示了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活字印刷术,那一刻,国人备感骄傲。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为人类文化做出了重大贡献,平民发明家毕升的功绩不可磨灭。
印刷设备馆在地下展厅,从博物馆大门出来绕行到东侧,看到一个挂着“印刷设备馆”牌子的入口,从入口踏着几十级台阶向下,我们进入了展厅。这里就像一座巨大的厂房,排列着一座座高大的印刷机器,它们是1865年以来多种型号的印刷设备。工作人员特别给我们介绍了美国米力公司于1926年制造的双全张双色胶印机,这是世界上仅存的一台,成为镇馆之宝。大家都是第一次看到这些平时无缘相见的庞然大物。
博物馆参观完了,家人都很兴奋,因为参观博物馆为我们的元宵节活动增添了文化内容,遗憾的是馆里不让照相,没有留下记录。参观过后引起我的思考,我们除了在上学的时候通过学习知道了中国的四大发明,除此之外我们对印刷文化知之甚少。对中国的历史文化我们不但要熟悉,还要保护,发扬。不是吗,有的国家否认中国是活字印刷的发明国,甚至把我们的端午节在联合国抢注文化遗产。博物馆的北侧就是中国印刷学院,大批莘莘学子正在课堂里刻苦地学习着,多么令人欢欣鼓舞呀!
【编辑 崔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