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收到唐山券友张友仁寄来的13枚门券,激动万分。券友张友仁我们没有见过面,但在券界这个大家庭里,就像兄弟一样。

收到张友仁寄来的门券,使我浮想联翩,见到净觉寺门券(见照片一),倍感亲切。净觉寺,位于河北玉田县蛮子营村,素有“京东第一寺”之称。我原籍玉田县,但始终没光临过净觉寺,真是一种遗憾,面对净觉寺门券,下决心,在有生之年一定争取去净觉寺瞻仰。
见到清东陵参观券(见照片二),30年前参观清东陵的情景,还历历在目,规模宏大的清代皇家陵园建筑,记忆犹新,尤其慈禧陵墓的隆恩殿和东西配殿,里里外外各处彩画,全部贴金,耗黄金4500多两,名副其实的金碧辉煌。其建筑的图案,都是“龙在下,凤在上”、“凤引龙追”和“一凤压双龙”,堪称一绝。

欣赏唐山抗震纪念馆门券(见照片三),1976年参加唐山抗震救灾帮助唐山恢复送电的情景,像电影一幕一幕浮现眼前:看灾情受教育是第一课,地震给唐山造成毁灭性灾难,令人目不忍赌,给我们增加了抗震救灾的勇气和决心。特别是9月9日这天,终身难忘。这天我带队去柏各庄变电站处理灾后设备缺陷。工作中突然来了位穿四个兜的解放军干部,还带着几个战士,急忙找负责人,我接待了他,他自我介绍说是某驻军的一位团长,“今天下午4点中央有重要广播,要求全军全民收听”,“你们要保证4点前送电,有什么困难,要人我们有人,可以支援你们一个连......”我和大家商量后,向那位团长说:“不用你们支援,我们保证提前送电”。于是,大家争分夺秒的干,提前送了电。仅过了5分钟,部队的大喇叭传出了毛主席逝世噩耗。我们每位同志都泪流满面,在回程的路上,谁也没说一句话,悲痛充满着所有人的心。从第二天开始,白天照常到各变电站抢救设备恢复供电,晚上到临时的灵堂吊唁毛主席,回忆毛主席的丰功伟绩。也就是从这开始,我每天收集报纸上的毛主席生平照片,开始了我的红色收藏之路。
张友仁先生赠我的门券之举,使我认识到门券纪念意义之深,也使我感悟到:以朋友之心珍藏每一枚门券,以敬畏之心欣赏每一枚门券,以情感之心写好每一枚门券文章,把“朋友”介绍给券友,每位券友都有上千上万名“朋友”,陪伴过好快乐每一天。
在此对张友仁先生赠券,表示犹衷的感谢!
【编辑:王建】

编辑: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