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计划不如变化。报道安排的“往届点滴”版块还没结束,“本届感怀”文稿就来了,那就请券友们穿插浏览欣赏吧。“本届感怀”版块的时间较长,我们在这里等着您的文章啊!
今天首先拜读这次会议最操心、最辛劳的人——河北省券协会长康立群老师发来的抒情文章——《大展前夕备战忙》。
十七展筹备工作二次启动后,时间紧任务急,承担重任的石家庄分会,在会长许锁庭率领下,迅速动员,进入临战状态。
看吧,百里山路有他们的踪迹,穿街入巷有他们的身影。
驱车踩点、审定券样、察看住地、租借展板、敲定车辆、拟定日程、打印复印、信件邮寄、收发短信、上网通知……背后是一次次的研究商议,数不清的电话沟通。
老许早年当兵,患有膝盖骨关节炎,每每发作,寸步难行,但各项活动从不耽误,全靠打针搽药挺着。
刘会英每逢四月,花粉过敏,不敢上街,现在也顾不上了,遇有活动,戴上大口罩参加,还不停地拍照。
阮成香在市府机关工作多年,遇事大局着眼,思虑周全,跑前跑后,积极主动配合工作。
副会长王玉祥同几位工友,因在企业上班,请假不易,一再表示,实在告假不成,一早一晚也要来加班会务。05年全国门券交流节,上述几位在接待中,以优质服务赢得好评,决心要发扬光大。
秘书长姜莉莉,系石家庄一家著名合资企业高管、市政协委员,运用社会交往多人脉广的优势,不惮烦劳,八方联系,做出重要贡献。
副秘书长刘会卿,话语不多,作风踏实,分配给自己的工作,一丝不苟。
动员会上,老同志们的表现十分抢眼。七十多岁的李德泉先生主动请缨,报名参加接待组,他诚恳地说:干别的不行,发发材料总可以吧。接待组共六人,全部在60岁以上。组长范聚才,军人出身,多年从事领导工作,作风细致,行事稳健。副组长魏根起,做事认真,责任心强,赫棉英是券界熟悉的人物,她一向助人为乐,处事慷慨,却从不张扬,在河北省特别是石家庄举办的许多重大门券活动幕后,都可以看到她风尘仆仆、默默无闻的背景。
新会员赵中亚赴美探亲,为了参加十七展,特意提前回国,一到家即向分会电话报到。省券协顾问董万生,前往长春给小外孙过周岁,日子是4月27日,他给许会长打来长途,表示一过完生日,当晚即返石,28日报到。
省内朝花和券研两个网站,作了大量宣传报道,及时反馈各方信息,提供许多好的建议。其他分会和分散会员,也都号召动员,提前作好准备,犹如一架架正喷着蒸汽待发的火车头。
十七展成了我家中头等大事,信件、电话络绎不绝,室内几成门券汪洋。还好,家人都非常理解支持,大儿子借来一辆车,东一趟西一趟奔波,回复的短信都是女儿发的,尤其是老伴(白纪元曾提醒我,过了六十,不能再叫爱人了)全心投入,简直成了专职助理,正象戏文中所唱:杨家将,老婆孩子一齐上。在此,我顺便说出当面有点不好开口的两个字:谢谢。
前天接到一个电话,李小四打来的,他说已订下26日车票,我赶忙说欢迎欢迎,他却问道:27日下午到石家庄,能赶上布展吧。我一时有点发楞,待反应过来,却不知怎么回答好,只是一个劲冲话筒点头,仿佛小四就在话筒里似的,半天才吐出一句:谢谢,谢谢陕西的朋友们。山西的任文奎、胡保平、白纪元及北京的朋友们,也一再表示“听候调遣”,先谢啦,说不定真要麻烦各位呢。
一次次活动,一回回展览,其实最后沉淀下来的,就是这一片片朴实简单的真情。
【编辑:王建】

编辑: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