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除了工作学习和景区游览之外,我最爱做的事就是徒步游走南京——用双脚丈量南京,同时用邮戳记录自己的行程。
说起用双脚丈量南京,同时用邮戳记录自己的行程这件事,最初想法还是来源于紫金山天文台的经历。在紫金山天文台的纪念品柜台上购买了一本《中国国家天文》创刊号,我又让工作人员加盖了纪念戳。回来的路上,在鼓楼等车的时候,突然萌生了想加盖邮戳的想法。于是在鼓楼邮局盖上第一枚邮戳(9月10日),当时工作人员还有些不理解,通过我的解释勉强盖上。
四平路-建宁路-热河路
江东门-茶亭东街
朝天宫-莫愁路-汉中路-新街口
南京博物院-后宰门-浮桥-鼓楼
9月14日(阴历8月15)是中秋节,这些年来第一次在外过中秋节。想起苏轼的《水调歌头》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我是一个容易感伤的人,心中不免有些酸酸的。于是决定出游散心;设定好路线带上南京地图我一个人早早出发了。
从扬子石化(江北)坐车刚过长江大桥我就下车了,这一站叫四平路。拐过原大桥饭店走上建宁路,向西走三、五分钟就是狮子山。狮子山原名卢龙山,为金陵四十八景之一。明太祖朱元璋在卢龙山大败陈友谅,为明王朝建都南京奠定了基础。朱元璋称帝后,改卢龙山名为狮子山,下诏在山顶建造阅江楼,并亲自撰写了《阅江楼记》,又命众臣每人写一篇《阅江楼记》,大学士宋濂所写一文最佳,后入选《古文观止》。600多年来,虽有两篇《阅江楼记》流传于世,但终因种种原因未能建成。现狮子山阅江楼为2001年9月建成。登上阅江楼,放眼远眺,浩瀚的大江风光一览无余,令人心旷神怡。背江而望,金陵全景尽收眼底。
游览完狮子山沿着建宁路向西走出兴中门,就是静海寺。静海寺是明仁宗于洪熙元年郑和守备南京时敕建并赐名“静海”的,初建时的静海寺规模宏大,崇殿耸翠,飞阁翔丹,盈视饱览,宏丽壮观。号称“金陵律寺之冠”静海寺的几经沧桑,饱尝了历史的屈辱与辛酸。1840年6月,英国殖民者为保护肮脏的鸦片走私,对我国发动了侵略战争。最终签定了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静海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议约地。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和1937年12月日军侵占南京期间痛遭兵燹,大殿建筑荡然无存,只剩下残垣断壁,几间僧房。它的兴废,无言地诉说着中华民族百年来的蒙垢遭辱。江苏省和南京市政府于1990年在静海寺原址辟建了《南京条约》史料陈列馆,作为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现免费对外开放。
当天的第一枚邮戳就是离静海寺不远的热河路上盖的,邮局名称叫挹江门。从这个位置坐车到江东门下,沿茶亭东街向东走十分钟就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是中国南京市人民政府为铭记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占南京后制造的南京大屠杀事件而建,位于江东门茶亭东街原日军大屠杀遗址之一的万人坑。1985年8月15日落成开放,为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现免费对外开放。纪念馆正面石壁上的馆名为邓小平亲笔题写,“1937.12.13-1938.1” 一行黑色大字,标明了日军南京大屠杀的时间,中、英、日三种文字镌刻的一组黑色大字:“遇难者300000”,令人触目惊心。悼念广场有“警世钟亭”、“兴华宝鼎”、“《狂雪》诗碑”,有“历史的桥梁”、“残破城墙”和“断裂的军刀”3组建筑,以及“遇难者头颅”、“断臂”两组雕塑和长明火等主体设施。院内散置着13块记载着13处大屠杀主要遗址史实的石碑。遇难同胞遗骨陈列室呈棺椁形,陈列着由该处挖掘出的部分遇难同胞遗骨。旁边竖立着母亲像雕塑和刻有3000个遇难者名单的“遇难者名单墙”。大型墓室史料陈列厅,陈列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专题史料,共展出400多幅日军现场屠杀照片、60多件实物和数十件档案资料等纪念馆的后街正对面就是南京云锦博物馆,是南京云锦研究所的中华织锦村,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免费对外开放。南京云锦因美如天上的云霞而得名,元明清三朝均为皇家御用贡品,被誉为东方瑰宝、中华一绝。云锦博物馆有四层计1500平方米用作展示陈列。一层是云锦生产工艺展示大厅,有13台多品种云锦大花楼木织机生产展示。二层是历代丝绸文物复制精品和云锦妆花各类花色品种的展示,时间跨度从战国到明清至现代。既有宫廷的,也有民间的;既有匹料,又有衣冠等实物。三层是中华织锦村,展示中国少数民族的各种织锦机具和实物,以及民族服饰、生活用品等。四层为云锦服饰及少数民族服饰展示大厅。
从茶亭东街坐车到朝天宫下了车。第二次到朝天宫古玩市场,本以为周末能买到所需的门券,还是一无所获。在朝天宫南建邺路口又盖上水西门的邮戳。吃罢午饭,沿着莫愁路向北走二十分钟至汉中路,坐9路公交车到中山门下,第二次参观南京博物院。想在附近盖一枚邮戳,最近的邮局在后宰门。从中山东路拐过明故宫路走到后宰门,大约二十多分钟,邮局名称叫明故宫。看看时间下午三点,附近没有什么可参观的景点,顺着珠江路向西走了大约一个小时,在珠江路与太平北路交汇处找到了今天的第四家邮局——浮桥。此时身体也觉得疲乏了,于是决定返程。从浮桥步行到鼓楼又用了半个多小时的时间。这一天,从早七点到晚七点,除坐了四个小时车外,其余七、八个小时一直在路上和景点,但这还不是在南京走路最多的一天。
朝天宫-建邺路-评事街-升州路-中华路-集庆路-风台路-莫愁湖
宝船遗址公园-草场门-北京西路全程-鼓楼
走路最多的一天是在11月1日(星期六)。第一站是朝天宫,这是第三次去朝天宫。因为朝天宫古玩市场要清理搬家的原因,希望能淘弄点便宜货。别说,在一家买磁卡的摊主那儿买了二十八张磁卡门券,每张和一元钱。从朝天宫出来沿建邺路向东走,拐进评事街。据说民国时期著名小说家张恨水早年就居住在评事街。《啼笑因缘》、《金粉世家》、《纸醉金迷》、《美人恩》、《杨柳青青》、《大江东去》等等均出自张恨水之手笔。张恨水每天回家的路线就是从洪武路到建邺路进评事街,我这也算是追寻张恨水的足迹了吧。评事街很窄,两旁尽是些低矮的民房,给人的感觉很破旧。可以想象得出张恨水当年的居住环境。出评事街,在升州路看到一家买旧书的店子。本想在南京买些旧书回去,每次去朝天宫就是这个想法,始终未能如愿。在这家旧书店也找不到什么有价值的书籍。升州路向东在中华路参观南京民俗博物馆(清代著名文人、方志学家甘熙的故居)。再向南走至长乐街附近,在中华门邮局加改了邮戳。 顺着集庆路向西走,至风台路要半个多小时。风台路很宽阔,旁边就是古城墙。这段城墙是经过维修过的,外面都是用条石砌成的,显得高大而坚固。向北走至尽头就会看到:条石包裹着明代的青砖城墙,还有水泥修砌的痕迹。走至水西门,再到莫愁湖公园,又用去四十多分钟。莫愁湖古称横塘,又因其依傍石头城,故亦称石城湖。南北朝时,梁武帝(公元464年-549年)书《河东之水歌》后,莫愁女的优美传说一直源远流长,石城湖也因此改名为莫愁湖。莫愁湖公园是南京著名古典园林,是融合六朝文化为一体的风景名胜公园。公园水陆面积广阔,主要景点有莫愁女故居、胜棋楼、抱月楼、粤军烈士墓、海棠专类园、水榭、湖心亭、中日友好鸢尾园等。民国时莫愁湖以“莫愁烟雨”列为《金陵四十八景》之首。
从莫愁新寓坐车到郑和宝船遗址公园。座落于600年前的龙江宝船厂遗址之上的宝船遗址公园是南京市为郑和下西洋600年纪念而投资开发的一座融旅游、纪念、展览、休闲为一体的大型遗址性公园。宝船遗址公园由东、中、西三片八区组成,给游人创造一种体验和领略郑和文化的意境与空间。体验和感受明代宝船厂生产的场景。此外还有提举官衙体验区、蓬厂生活体验区和巨锚广场体验区,全景式再现了当年宝船厂恢宏气势和繁忙盛况。
最远的一段路是从郑和宝船遗址公园出来,走在草场门大街,然后穿过草场门,再走完北京西路全程到鼓楼,总共需要两个多小时。
这么远距离的行走,不是为了省钱。走在南京的街路上,给自己的感觉就是为了体验。体验南京的城市文化氛围;体验南京的古老与现代气质。目的就是为了给自己留下一个永远难忘的回忆,增加对南京的深刻印象。我行走着,我体验着,我努力地融合着。即使我走得再多,体验得再深刻,融合得再彻底,这也注定不是一座属于我的城市。所以我,更加珍惜每一次在南京的徒步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