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湖南券友李新建先生发来如下大作,热情的支持《“银蛇杯”诗词会友娱乐角》活动,我很感动。大作开头贴了一枚50多年前的门票,设计新颖,保存完好,令我耳目一新。尤其介绍青龙洲的美文,恰似一首散文诗。作者愿意随《“银蛇杯”诗词会友娱乐角》活动展示,我高兴的编辑为LYHY0078上传,与券友们分享,谢谢新建,欢迎新建继续赐稿。同时欢迎广大券友不吝赐稿,一如既往的支持《“银蛇杯”诗词会友娱乐角》活动,谢谢。
LYHY0078青龙洲——我心中的伊甸园
作者 李新建
2013.05.17

在我收藏的门券中,有一张青龙洲渡假村的门券,每见它便往事如潮……
时光回到20世纪60年代,碧波荡漾的资江从我家门前静静地向东流去,河那边树木繁茂,满目青翠。轻风吹过,绿条婆娑,粉墙黛瓦的农舍在绿柳掩映中时隐时现。“买刷把的啵——唉”一老妇高吭、悠长的吆喝声从绿荫深处随风飘来,使人不由得向河那边眺望。
成片的木排停靠在对岸并伸到了江心,更显得与对河近在咫尺。木排上码木的、剥树皮的、游泳的、钓鱼的、洗衣的、挑水的…煞是热闹。眝立在家门口的大堤上,一幅活生生的《江洲胜境图》呈现在面前。这就是在我童稚的心灵里充满了神秘和向往的青龙洲。
清晨,“碰、碰、碰…”有节奏的、沉闷的捶衣声会把我从睡梦中唤醒,我知道对岸洲上有人在河边洗衣服,睁眼看看窗外,红日挂在洲上的树梢,该起床上学了。
入夜,“叮当、叮当、叮当…”清脆的铃声响起,对岸青龙洲学校下晚自习了,外婆便会催促我们上床。一会儿便会有一串喊话通过喇叭筒传来;“喂——请大家注意,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小心火烛,防火防盗,关门落栓,闭炉盖火…”这是洲上值夜人在例行公事,这喊声划破那暗夜静空,渐近又渐远,久久回荡,听来格外温馨,我知道夜已深该入眠了。
夏日的傍晚,我们一群小伙伴在河中追逐着游到对岸,雀跃地钻进洲中那绿茵深处。啊!好大的菜园,菜土整齐得像一封封书,鲜嫩的蔬菜在微风中频频点头,洲上的小伙伴搭讪着为我们当向导,真意是防止这群不速之客偷吃瓜菜。洲上居民大都是菜农,属于郊区公社,他们的劳作丰富了市民的餐桌。
一条木划子(小木船)往来两岸,这是洲上与城区的唯一通道,坐船过河是不收费的,一年四季头戴烂斗笠、脸上刻满沧桑的老梢公只在船尾用桨掌舵,撑篙的是乘客,我们这群小把戏过河都是为了过把撑篙的瘾。
青龙洲,四周绿树环抱,上游洲头一片防洪林更是粗壮高大,好似一艘昂首的航母在破浪前进,又如一条青龙横卧益阳街口的河中小憩……
啊!青龙洲,我的伊甸园。
如今这一切都没有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政府为了洲上居民彻底免受洪灾,将人口全部迁走后建起了旅游渡假村(这枚门券便是这时期发行),又修筑一堵长堤将两岸连接起来,渡船没有了,活水成了死水,人烟没有了,蔬菜没有了,青龙洲荒草凄凄,断垣残壁,渡假村也化为乌有,只有苍凉和感伤,只有这枚门券留住了我心中的伊甸园。
2012-9-29
( 原载2013年《门券博览》第一期)
【作品编辑:郭林生,网页编辑:张文革】

编辑:张文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