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新乡国学大讲堂——道德公益论坛”在牧野大地开讲
王继平
据《新乡日报》消息,“首届新乡国学大讲堂——道德公益论坛”于2013年4月27日在新乡国际饭店会议厅举办,此次讲座由新乡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新乡报业传媒集团(新乡日报社)主办。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孝文化传播委员会副主任吕明晰、河南省慈善总会副会长、河南省孝文化促进委员会鲁献启老师围绕中国梦、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孝道进行现场授课,与千名干部群众一起认识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精彩的讲授博得现场听众的阵阵掌声。
新乡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新乡日报社社长刘尽忠在开讲仪式上指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我们国家丰富的文化宝藏。为了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美德、倡树文明新风,我市开设首届国学大讲堂道德公益论坛,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四德”建设为重点,讲述道德故事、弘扬传统文化、传播凡人善举、引发道德自觉、倡导修身律己、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体系建设,使之成为全社会净化心灵、提升修养的有效平台。
据悉,该讲堂计划每月一期,凭票入场。
近日,笔者有幸得到朋友赠送的一张“首届新乡国学大讲堂——道德公益论坛”入场券(如图),该券右侧的人物是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秦国,经过函谷关(位于今灵宝市景内)的图案。牛背上的老子手拿拂尘,驼着竹简,昂头远视,一幅仙人及得道者的气质神采。
传说尹喜(曾为函谷关关令)迎候老子到函谷关,行以师礼,恳求老子为其著书,老子就口述了五千言,令尹喜回去后记了下来,这就是老子著名的经典《道德经》,老子被认为是道家的鼻祖。
老子(约前571——前471年),姓李名耳,字柏阳,是春秋时期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人。我国先秦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道教创始人。“老”是年高德重的意思,“字”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老子是人们对他的尊称。
道教文化的核心:1、济世利人、服务社会的社会责任感是道教文化表露的处世方式;2、崇俭抑奢、摒弃浮华的精神状态是道家文化遵循的生活信条;3、天人同源、道法自然的发展规律是道教文化蕴涵的生态智慧。

【编辑:张宝贵】

编辑:张宝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