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l:namespace>
永远的六一,永远的儿童
小鸟在前边带路,风儿吹着我们,
我们像小鸟一样,来到花园里,来到草地上……
胸前带着红领巾的时候,唱着这首歌,留下许多美好、快乐的记忆。
今天白发苍苍,年近古稀的时候,依然喜欢唱这首歌和儿童们分享过节的幸福,激扬童心的昂奋。
每到六一节,自己童年的情景,便浮起于脑海,舞台上演出童话剧,广场上看京剧,在草地上追逐打闹,好像都在昨天。我的第一次收获稿费,是六一节报纸上发表一组《孩子们的画》,我的一幅画入选,邮局送来汇款单,稿费是一元。沉甸甸的一元钱,终生难忘……
儿童是天真的,是活泼的,很多描写儿童生活情趣的古诗,让我们过目不忘。
辛弃疾有一首词《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词中形象地刻画出村居老人与儿童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天真活泼的神态。
唐胡令能的《小儿童钓》诗,亦可谓千古绝唱:“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这首诗毫无雕饰地直写了头发蓬乱的山野孩子在钓鱼,熟知鱼儿喜于阴湿水域,又怕响声惊动的习性,选择人迹少到阳光难照的草丛作钓位,不拘形迹专心致志钓鱼。栩栩如生的童钓形象,活泼漫烂,聪明伶俐,龙其是对问路人故不作应的神态,让读者感到多么有趣!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不仅是赞美一个儿童的智慧,更多的展示着童戏、童趣的欢欣、活泼、友谊的丰富。
我一生大部分时间从事教育工作,喜欢孩子,喜欢喝孩子们在一起。每每在送走一届毕业的孩子们仪式的时候,眼含热泪。退休后,我成了幼儿园里的编外教师,孙女上了小学,我又成了小学校的编外教师。每当走进幼儿园,走进小学校,许许多多的儿童喊着“杨爷爷”、“杨校长”,我感到年轻,受到鼓舞,不由自主地想为孩子们多做一些事。看着我经常早出晚归,有一位邻居说我爱玩儿,我不知怎样回答。因为我确实童心不已,但是,我没有任何耽于“玩儿”的行为。厌烦烟酒,对于扑克、麻将之类的东西从来不感兴趣。我的“玩儿”都与教育有关。在家里为了孙女,在外边为了天下的儿童。
所以,在六一节的早晨,我想到了这个题目:
永远的六一,永远的儿童。
人,无论多大年龄,应该保持童心。童心,即孩童般纯真之心。
明·李贽《童心说》:“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 唐·刘禹锡说:“诚天性之潜感,顾童心兮如疑。”《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于是昭公十九年矣,犹有童心。”宋·陆游《园中作》诗:“花前自笑童心在,更伴群儿竹马嬉。”
冰心《寄小读者》一:“因为我若不是在童心来复的一刹那顷拿起笔来,我决不敢以成人烦杂之心,来写这通讯。”
说古人,启示自己。六一儿童节,不仅仅属于儿童,也属于成年人,也属于老年人,留恋你的童年,无论生活曾经多么艰辛,都有说不完的趣味。今天,我们会和孙儿一切唱“月儿在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唱“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着波浪……”带着你的孙儿,和他(她)一起守护幸福的童年,老少一起绽放笑容,放飞童心.
为了天下的儿童,收藏家能做些什么?
今年初承德市门券收藏分会,就开始构思——让门券在儿童教育中发挥作用。5月31日上午,早晨6时半,收藏家门就来到了承德市桥东小学。在孩子们放飞梦想的大舞台,门票收藏在这里展示一份珍贵的精神食量。
今天的展示的内容比半个月前博物馆日活动更多,新增了几个专题。如石宏伟的《吃穿用》专题,让儿童们真实的看到了二十年前中国社会生活的状况。
桥东小学对收藏家的到来极为高兴,在大门口特意立起欢迎的标语。全校学生,还有学生的家长们以极大的兴趣欣赏着一版一版,见过的和没有见过的票证。有的家长还为孩子作解说。展览现场成了一个传统教育和爱国教育的大课堂。
![%E9%99%84%E4%BB%B61[1]_缩小大小.jpg](/assets/images/grey.png)
![%E9%99%84%E4%BB%B62[1]_缩小大小.jpg](/assets/images/grey.png)

编辑: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