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宝塔始建于唐代,高44米,共九层,虽距今已经千余年,但它真正出名则在近代。1937年1月13日,中共中央进驻延安,从此,延安成为中国革命的中心,红色的圣地。宝塔,则作为延安的标志、红色的符号载入中国革命的史册。延安宝塔的门票也就成了塔券爱好者和红色收藏者的珍藏。
延安红色景点开放较早,游客众多,使用门票时间长,加之门票爱好者的较早挖掘,其各式门票大量流入券界,造成了延安红色景点门票泛滥,多数沦落为“大路货”,宝塔券当然也不例外,试问哪个券友的册子里没有几枚延安宝塔票?
没有珍稀票是否就意味着不屑一顾了呢?也不尽然。我想,从梳理的角度归归类,理一理头绪;从收藏的角度谈谈心得,说说收集时的取舍,还是有一定必要的。
一、早期贰角票。我们先看看我手头现有的几种:




从票图可以看出,这套票可以分为宝塔山和嘉岭山两组,因为宝塔山早些时候又叫嘉岭山,是一回事。从颜色看,宝塔山组已有绿色、红色,黑色的也有,但我没有全品的,所以没有展示。嘉岭山组绿色、黑色有了,估计红色也应该有,但我目前还没有见到过。据此我们可以这样说:延安宝塔早期贰角票共两组(宝塔山组、嘉岭山组)三色(绿、红、黑)六枚。其中黑色宝塔山全品的较少,红色嘉岭山最为稀缺,是券友应该注意寻找的重点。
二、塑料票。延安宝塔塑料票较少,目前见到的仅为两
种。


这两枚塑料票票图基本相同,颜色略有差异,可以看做一组。不同点在下面,一枚写的是“参观券”,一枚写的是“副券”,但它们都是全品券。门票构图简洁,特别突出了宝塔伟岸的雄姿,主题鲜明。
纵观以上两类延安宝塔门票,票图均为绘画版,前者展示了宝塔山的全景,后者是宝塔特写,前者横,后者竖,前者单色为图,后者彩色作画,各有特点,优势互补。收集延安宝塔门票的券友,券册里一定要有这两套,否则,我认为不算有宝塔票者。
以上是绘画板的票票,下面就全是摄影版的了。
三、摄影版右侧黄色纸券。这是大家耳熟能详、司空见惯、人人都有的了。它也是最好收集的一类。其票价有变化,票图似是而非,同中有异,据说4种,这里展示3种票图由远到近、明显不同的。



四、最早的宝塔山邮资票。这枚邮资票其实是一套票中的一枚,全套六枚,分别为宝塔山、清凉山、万花山、嘉岭山(范仲淹石刻)、凤凰山、杜公祠,它们是延安红色景点之外的六个景点。红色景点也有一套,也是六枚。这一枚宝塔山邮资票以绿色为主色调,宝塔雄立于延安城上,傲视于群山之间,非常漂亮。

这枚邮资票还有一枚妹妹,贴出来大家看看,您知道她来自何处吗?——呵呵呵。

五、其它摄影版门票。我把近些年发行的都包括在这类票里了,也没有分邮资票或普通票,反正都是摄影版。这些票上都有宝塔,均为塔券,但设计雷同者居多。我认为收集这一类门票,应该主要看票图,票图有特色的,就收入囊中,无特色者则不必刻意搜求。象下面这些就可以留了:




六、摄影版全品票。看了这几张票票,有券友会说,这些怎么都没有副券啊?是的,延安宝塔门票全品的确很少,这和我们陕北民风有关,陕北人淳朴厚道,但也非常遵守制度,以至于有些固执,收门票一定要剪掉副券,毫无通融余地。所以就成了这个样子。要想得到全品票,那就只有买票不进门了。下面展示几枚全品票:




七、票面有延安宝塔的外地门票。延安宝塔是红色和革命的象征,在许多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活动的门票上、在纪念延安精神之类的门票上,都可以看到精美的延安宝塔的形象,特别是在文革券中尤为突出。可否把它们也列入延安宝塔券,提出来请大家考虑。







(敬请关注下一辑:法门寺塔)

编辑:陈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