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十七届门票展虽然落下帷幕,但在迎接十七届的日子里,还有许多令人回味无穷的往事。在迎接十七届的日子里,我和高涵初老师结伴,提前离沪,踏上了漫漫的“门票新探”之旅,(以下简称“日子”)
4月21日星期天下午,我们踏上了直接开往安阳的列车,我早年在郑州参加门票交流会时,总设想有机会北上去安阳看看。这就是“门票探索”的第一站的由来。22日达到安阳,
因为,安阳博物馆星期一休馆,我只能临时决定冒险去远处的殷墟博物馆。在这茫茫的11、2公顷的安阳大地上,二个“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游荡,犹如二个小不点在慢慢的向前蠕动。不如说,二个陌生人在陌生的城市,下了公交车,一路询问,一路步行,因为第一站嘛,体力还是有的。但是,高涵初的夫人在电话那边在我耳边响起,高老师身体不好,请我一路关照云云。高老师比我长十来岁,原是大学一名讲师,为人厚道,现年七十多岁。此时此刻,举目四望,路上几乎没有行人。极目远眺,好像殷墟博物馆看不到尽头。我们一路谈古论今,突然一块巨大的石头出现在我的眼前,几个刻着鲜红的大字“殷墟宫廷宗庙遗址”,哎呀,总算找到了,又走了一刻来时,来到的殷墟博物馆,
我极力想像3300多年,一个叫做盘庚的商王带着他的家眷和子民,从奄(今山东曲阜)出发,浩浩荡荡,长途迁徙,来到这个当时被叫做殷的地方,定居下来。奴隶们被迫夜以继日地劳动,修筑宫殿、开垦良田、放牧牲畜,冶炼青铜。3300后的今天,2013年4月22日,我居然在世界遗产之地游戈,探索。1987年,后人在原殷宫殿区遗址基础上兴建起了殷墟博物苑。根据甲骨文象形字“门”字设计的苑门、“茅茨土阶”“四阿重屋”式的仿殷建筑、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将军妇好墓、闻名世界的司母戊鼎仿制品、甲骨文碑林等等,皆庄严宏大、古朴典雅、气势恢宏。
殷墟位于安阳市区西北郊 ,横跨洹河南北两岸,古称“北蒙”、“殷虚”、“殷邑”,甲骨卜辞中也称“大邑商”、“商邑”,是中国商代晚期的都城,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古代都城遗址,距今已有3300多年历史。自盘庚迁殷到帝辛亡国的270年间,这里一直是中国商代晚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商灭亡后,始沦为废墟。
当我要拍照时,我安顿好高老师小坐。当我发现“妇好墓”里没有其使用的美容化妆用品时,为了一探究竟,安排好高老师在宽敞的旅游中心休息,一方面找办公室人员了解询问。
于是,又向办公室人员问起门票,早期的门票早已没有,他们给了我几张剩余的中期的35元票价的门票,我高兴地心花怒放。(见图)再加上我买的半价票45元,(全价票90元),同样的五星级景区,同样的世界文化遗产,全价比陕西兵马俑博物馆便宜10元。有耕耘,就会有收获。我增加了二种殷墟博物馆门票了,尽管我知道早期票有很多版本。
至于后面的门票探索如何?且看下回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