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老说券(26)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传说故事

保定市:刘铭元
显示日期2013-08-10;访问次数:462; 电脑端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蝉和杨玉环,恐怕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想讲他们的故事,于是千方百计收集有关门券,只有貂蝉门券没有找到,以图片代替吧!(见五张照片)。这几枚门券设计各有特色,笔者最喜欢王昭君和杨玉环的门券,杨玉环(即杨贵妃)门券系早期塑料质,券面设计很简单,是素描杨贵妃立身画像,几笔勾勒把她的风貌表现得淋漓尽致。王昭君门券有两枚,系“呼和浩特昭君墓参观纪念”券,其中一枚,券面左侧为篆字“参观纪念”字样,右侧为昭君和其丈夫匈奴国君呼韩邪单于双双騎骏的雕刻像。另一枚,券面右侧为篆字“参观纪念”字样,左侧为“单于和亲”圆形篆刻章,后者图案系前者图案的说明,前者图案系后者图案的表现,两枚门券图案一图一文,图文并茂,很有互补性,充分表现了王昭君“胡汉和亲识见高”的高尚品德。欣赏之余,讲一讲中国古代四大美女的传说故事。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的传说故事,要讲可以用篓背,特别是西施浣纱、昭君出塞、貂蝉拜月、贵妃醉酒最为典型。老叟只讲四大美女的代名词——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传说故事。

  沉鱼:春秋战国时期,越国有一个叫西施的,长得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过人。她在河边玩耍,俊俏的身影映照在清澈的河水中,俏身更加美丽,这时,水中的鱼儿看见她的美貌,忘记了戏水,渐渐地沉到河底。从此西施这个“沉鱼”的代名词,逐渐流传开来。

  落雁:汉元帝时,南北交战。汉元帝为安抚北匈奴,选昭君与单于结成姻缘,以保两国永好。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昭君告别父老怀抱琵琶上马登程去匈奴。一路马嘶雁鸣,她心肝欲碎,情绪万千,不由得拨动琴弦,南飞的大雁听到这悦耳的琴声,又看到马背上这个美丽的昭君女子,竟忘记煽动翅膀,跌落于地。从此,昭君就得来个“落雁”的代名词。

  闭月:三国的大臣司徒王允的养女其实是歌妓貂蝉,一日,在后花园焚香拜月,忽然吹来一阵清风,一块浮云将一轮皎皎的明月遮住。这情景被王允看见,于是大肆宣扬他的养女长得如何如何漂亮,逢人便说:我的女儿和月亮相比,月亮都比不过,吓得月亮都躲在云彩后面去了。从此,貂蝉也就被人们称为“闭月”了。

  羞花:唐朝开元年间,有一位名叫杨玉环的女子,因美貌被选进宫。杨玉环进宫后,常思念家乡父老,心情不愉快。一天,她到后花园赏花散心,看见百花盛开,可自己被关在宫中,虚度年华,不胜叹息,面对盛开的百花说:花儿,花儿,你们每年盛开花朵,多美丽呀!我真羡慕你们,我什么时候才有出头之日?于是,声泪俱下,不由得,用手抚摸花枝,花瓣立即收缩,绿叶也低下了头。哪里想到她摸的是含羞草。这情景被一宫女看见,宫女到处说:杨玉环和花比美,花儿都含羞的低下了头。这事传到明皇耳里,于是传杨玉环见驾,杨玉环浓妆艳抹梳妆打扮进见,明皇一见,果然美貌无比,留在身边侍候。从此,杨玉环就得来个“羞花”的代名词。

  朋友,待看下一个传说故事,且等老叟下文分解。

        【编辑:王建】

 

编辑:王建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13-08-10 06:37:55

传说与美词的统一。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13-08-10 08:25:25

解读美貌的代名词!

姓名:崔艳红; 时间:2013-08-10 09:33:20

美好的传说。

姓名:陈明新; 时间:2013-08-10 09:36:32

美丽的传说。很有味儿!!!

姓名:未登记; 时间:2013-08-10 09:48:23

欣赏了。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13-08-10 09:50:29

欣赏了。

姓名:郭林生; 时间:2013-08-10 09:52:04

令人耳目一新。

姓名:彭水珍; 时间:2013-08-10 10:22:22

学习了!

姓名:都兴水; 时间:2013-08-10 14:58:01

美丽的传说,动听的故事。应该还有一些票票可以找到的。

姓名:王丽荣; 时间:2013-08-10 15:28:07

聆听动人的故事,欣赏美丽传说之门券!爽!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13-08-10 15:49:53

流传千古的美丽的传说故事。

姓名:王继平; 时间:2013-08-10 15:53:25

学习欣赏!

姓名:王建池; 时间:2013-08-10 17:21:13

耄耋老人酷暑下创作,向刘老致敬!!!

姓名:顾宗玲; 时间:2013-08-10 20:52:41

美女故事动听,谢谢刘老赐读。山西忻州的貂蝉陵园有门票,券面设计优美,为貂蝉拜月。

姓名:王敬芬; 时间:2013-08-11 19:41:25

古代四大美女的美丽传说,欣赏了!

姓名:谢力平; 时间:2013-08-12 09:21:52

看了网上各位展示的门券专辑,发现如今的门券界有了质的飞跃,回想上世纪尤其八十年代的门券交流形式均以信件往来,不仅多为塑料券,而且许多亦去除了副券,那时券友们的门券质量可想而知,到了二十一世纪的门券收藏迎来了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可喜局面。由此联想到如果旅游景点能为我们这个收藏群体考虑,参照五十年代集邮公司的作法,门票发行部门搞一些专供收藏爱好者的服务项目,出售部分打孔标记的新发门券该多好,而且旅游景区不仅增加创收,又作了有效宣传的广告效应,那样既可统一编号,又可出版官方门券刊物,收藏者整理起来也得心应手!我想,这方面希望咱们券界组织应该尽心呼吁一下。

姓名:罗本舜; 时间:2013-08-12 10:03:13

美好的传说,很动听,谢谢!

姓名:龙庆丰; 时间:2013-08-14 09:31:46

中国的传说,美好的传说。

姓名:梁金贵; 时间:2013-08-15 03:32:24

感谢刘老说券。晚生受益匪浅。

您的姓名
留言内容
0/1024
提交

首页

搜索

电脑版

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