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明朝永乐大帝定都北京后,就开始大兴土木,在北京皇城根儿下精心安排下一幅牛郎织女鹊桥图。皇上命人在故宫西华门外南长街的南端玉带河上修起一座“织女桥”,在皇城东华门外南池子大街南头的菖蒲河上再修一座“牛郎桥”,两桥遥遥相望,似牛郎织女被阻隔在银河两岸。两桥均为汉白玉砌成的单孔圆拱桥,桥体秀美精致。玉带河、菖蒲河分别是金水河的上下游,统称为御河,都源于西山玉泉。河水平静地从西苑(中南海)流出,从织女桥一路向东,流经社稷坛、金水桥,沿菖蒲河道流到了牛郎桥。

七夕就要到了,我要实地考察一下,寻找传说中的“牛郎”“织女”。到天安门去很方便, 坐上公交车,花八角钱就到了。下了汽车,我先来到天安门东面的南河沿大街。进入大街的券门,西侧就是菖蒲河,如今这里是一座风景秀丽的小型公园。菖蒲河上架着几座小桥,有木桥、石桥,但都不是石拱桥。在浓郁的柳荫下,沿河岸向西走,到南池子大街河水继续向西流,但是公园西半部分却封闭了。远远地望去,一座汉白玉的单孔石桥横架在河上,那就是牛郎桥了。桥的北边是一座“皇城艺术馆”,也关着大门。由于公园封闭,只得从红墙外向西走,不远处就是天安门前的金水河了。金水河上架着汉白玉的金水桥,河里安装了喷泉,喷射着扇形水柱,十分好看。走过天安门,西侧是南北向的南长街,进入南长街向北行,路东的第一条胡同,墙上挂着“织女桥东胡同”的牌子,我要找的织女桥应该在这附近了。可是,找来找去没发现任何桥梁,连小河也没有。只得向一位坐在大树下乘凉的老奶奶打听,老奶奶说:“织女桥早拆了,玉带河也埋入地下多年了!”原来如此。我沿着织女河东河沿胡同向里面走,这是紧贴中山公园红墙的一条胡同,整齐、漂亮,一溜灰色的四合院,院门都关闭着。胡同里搭起了竹竿,上面爬满了小南瓜、丝瓜等绿色菜蔬,十分养眼。中山公园的红墙上,爬满了绿色的“爬山虎”,透着精神。据说,过去织女桥东南端就是皇家种植瓜果蔬菜的园地,清代园里又广植花木。如今在织女桥东河沿北口,还有两株枝繁叶茂的老槐树,树干直径一米多,其树龄约有四五百年,依然很茂盛。


至此,“牛郎”“织女”就算找到了,可是我还得回到下车的车站,乘车回家,这可有一定的难度。在明清时期,牛郎桥和织女桥相隔不远,但住在牛郎桥附近的人要到织女桥去是很困难的。天安门广场(即天街)是皇朝禁地,南长街与南池子东西相距约3里地,虽然地上没有王母娘娘画下的天河,但“天街”是绝对不能穿行的,如若冒犯就是死罪。住在南池子石桥边的小伙子要想会见住在南长街石桥边的姑娘,只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条是从南河沿往北向西绕皇城一圈再拐到南长街,另一条是从南池子往南绕到前门外,从宣武门入城再拐到南长街,为了一次相会要走很远的路。

我倒用不着费那么大劲,只要穿行三个公园即可。我有北京市公园年票,可以随便出入市属公园,于是出织女河东河沿胡同,向北来到中山公园西门。进入中山公园西门,边走边欣赏筒子河、故宫角楼,出东门来到午门广场,参观故宫的游客摩肩接踵,穿过广场进入劳动人民文化宫西门,出东门到达南河沿,回到出发点。这样虽然很费周折,想想比起过去要方便多了,而且一路观景,心情十分舒畅。

牛郎织女的传说,一个让人欢喜,让人流泪,让人欣慰,让人感伤的故事,表达了人们崇尚忠贞不渝的爱情和对美好爱情的向往,赞美了牛郎织女善良、诚实、勤劳的品格,折射出百姓对安居乐业、自由和幸福的渴望与追求。皇帝们推崇牛郎织女在朱棣之前就一直存在,七夕之夜唐明皇和杨贵妃在长生殿约会,两人仰望星空乞巧盟誓: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永世和谐。朱棣皇帝对此也是持肯定态度的,每年七月初七牛郎织女鹊桥相会,他亲率后妃们祭祀牛郎织女,拈香行礼,举行乞巧活动。当朱棣有了兴致时,还在这天晚上带着嫔妃们到御河放灯,说是为牛郎织女相会引路。朱棣修故宫,特意修建了牛郎织女和天河景观,围绕在故宫周围,意在希望他的百姓安居乐业,实现男耕女织的小康社会。

回身遥望雄伟壮丽的故宫,不由得感叹:朱棣的一生功绩显赫,北京故宫几百年来矗立在那里,恰似一座颂扬永乐大帝卓越功绩的丰碑呀!朱棣雄才大略,堪比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他特别注重关心百姓疾苦,提出了小康社会的理想。朱棣说:如得斯民小康,朕之愿也。以天下苍生为己念,朕今休息天下,惟望时和岁丰,百姓安定。朱棣迁都北京,奠定了今日北京城的基础,他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牛郎织女景观,更留下了世界上最伟大的皇宫——北京故宫。天坛祈年殿、大钟寺永乐大钟、明十三陵长陵都是他主政期间的历史遗存,如今都成了全世界的文化遗产。朱棣在位22年,励精图治,采取了许多开明而有力的措施,致使国家日益强盛,后世称其为永乐大帝,这里边包含了多少赞美呀!
“南河沿到了,汽车进站!”公交车停靠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该登车回家了。

编辑:陈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