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塔券简说(8)护国兴教寺玄奘灵骨塔
兴教寺是唐代樊川八大寺院之首,也称护国兴教寺,位于西安城南约20公里处的长安区杜曲镇少陵原畔,是唐代著名翻译家、旅行家玄奘法师长眠之地。公元664年,著名高僧玄奘法师圆寂后,先葬于白鹿原,唐高宗二年(公元669年)改葬于樊川今址,并修建了五层灵塔,次年因塔建寺,唐肃宗题“兴教”二字,从此取名兴教寺。由此而知,兴教寺的存在,全在于塔,而塔的著名,全在于大名鼎鼎的高僧玄奘——它是其灵骨塔!而玄奘在中国民间的名气,那就更大了,还有谁不知道《西游记》里的唐僧呢?
其实兴教寺内共有三座塔,均是玄奘和两个弟子的舍利塔。三塔呈“山”字形排列,中间最高的一座就是玄奘灵塔。这座塔造型庄重稳固,装饰简洁明快,是我国现存较早的一座仿木结构楼阁式砖塔。塔身通体用青砖砌成,作四角锥体,高21.04米,共5级,平面呈正方形,底层边长5米。 二层以上塔心实砌,底层拱洞内有玄奘法师塑像,塔背嵌有《大唐三藏大遍觉法师塔铭》的碑刻。玄奘灵骨塔在中国建筑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并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综上所述,兴教寺的重点,毫无疑问应该是玄奘灵骨塔,作为一个景点的名片,兴教寺的门票上,又是如何反映这个重点的呢?请看下面一组兴教寺门票:

呵呵呵!您看见塔了吗?四枚门票,犹如一个连贯的镜头,最后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可惜“犹抱琵琶半遮面”。
这里,就牵扯到门票图的设计问题。我认为,一张门票就像一篇文章,设计时首先要明确其主题,要努力突出主题。这个主题就是最能展示这个景点文化内涵的物象。比如现在大家都热衷于博物馆门票的收藏,但看看那些博物馆门票,相当一部分门票上都是高大雄伟的博物馆建筑物。试问一下,我们参观一所博物馆,您的注意力在这座建筑物呢,还是在馆藏的那些文物呢?我们去参拜兴教寺,是去瞻仰这座山门呢,还是去礼拜那座玄奘灵骨塔呢?我想答案是很明确的。
值得欣慰的是,兴教寺门票的设计者似乎明白了这个道理,于是就有了下面两枚门票:


这两枚门票,玄奘灵骨塔相对比较醒目,如果您收集塔票专题,它们应该是首选。
(敬请关注下一辑:西安草堂寺鸠摩罗什舍利塔)
【保定:王建池】

编辑:王建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