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在榆次长在榆次,亲眼目睹了榆次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就用我手中的公园门券说说榆次公园的发展变化吧。
说起过去的榆次,连许多熟悉这里的外地人都知道:“一条马路一座楼,一个警察一只猴”,可想而知榆次有多大。1960年榆次建起了儿童公园,公园的东墙是榆次老城的又高又厚的土城墙。名为儿童公园,实际根本没有什么儿童娱乐设施,只有十多只猴子(大家所说的“一只猴”有点夸张)。我们小时候,门票只有几分钱,但也舍不得花钱进去。我女儿她们小的时候,我会经常带她们进去玩玩,那时有了花钱可以坐坐旋转的小飞机等游乐项目,并且中间建起了一个小山包,进去也可以爬爬“山”或去喂喂猴子啦。门票也由后来的五角涨到了一元。

2000年迎来了儿童公园建园40周年,还举行了隆重的庆祝活动,



上世纪九十年代,又在市中心北面修起了一个面积较儿童公园大几倍的玉湖公园,之所以叫玉湖,因里面有可以划船的湖,门票为2元,划船另付费。随着玉湖公园的建成,儿童公园逐渐无人问津,直到老城扩建。而一些大一点的活动也会在玉湖公园举行,同时里面还有一个小型动物园。



随着各地公园的对外开放,榆次所有的公园也都拆除了围墙,而且修建的更美了,市民休闲娱乐的活动场所越来越多。如今又先后建起了体育公园、晋商公园、潇河湿地公园,不仅规模一个比一的大,而且各具特色,体育公园内体育设施一应俱全,这里的儿童乐园是孩子们的最爱;晋商公园紧邻大学城,雕塑、建筑等包含着浓浓的晋商文化;潇河湿地公园是在潇河及两岸的防护林的基础上建起来的一座大型公园,目前成为人们休闲散步的首选;街心小公园更是星罗棋布。公园开放后,就没有门票啦。
从一个又一个公园的建起,诠释了榆次的飞跃发展和巨大的变化,看着那一片片的绿地、一簇簇的花草树木,那在微风中荡漾的湖水和心情舒畅的游人,我更加热爱我的家乡---山西榆次。

编辑:陈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