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贯中西——杨振宁

1922年10月1日,一阵婴儿响亮的啼哭声给合肥四古巷内的一栋民宅带来了惊喜和欢乐。谁也不曾想到,这个男婴后来成为学贯中西、名扬中外的大科学家,并且在35岁那年成为最先获得诺贝尔奖的合肥人、安徽人、中国人。他,就是杨振宁。
少年的杨振宁在母亲的调教下中规中矩,学习刻苦,具有很强的钻研精神,加之父亲是一名老师,从小耳濡目染,受到了良好的家庭熏陶。杨振宁1944年毕业于西南联大研究生院,1945年赴美留学,1957年10月与李政道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64年入美国籍。杨振宁学识渊远,文理兼通,长期担任全美华人协会会长,为促进中美和中西方学术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目前杨振宁教授在国内唯一开放的居住地便是我们安徽肥西县的三河古镇上。1937年北平沦陷,为躲避战乱,杨振宁随父母从北平搬到此地,其前身是原来的三河古镇的一个药铺,一座典型的砖木结构的晚清风格宅院,共有五进房屋和一个庭院。杨在这里度过了2个月的时光后,跟随父亲去昆明的西南联大继续求学深造。

这便是当年杨振宁居住过的地方,古朴而简陋。

1938年杨振宁报考大学时的准考证

这张弥足珍贵的照片拍摄于1995年,左边是杨振宁教授的现任妻子---翁帆,右边则是前任妻子---杜致礼(国民党著名将领杜聿明的女儿)。当时翁帆还是广东外贸大学的学生,2003年10月19日,杜致礼病逝。2004年12月24日,圣诞节的头一天,82岁的杨振宁教授和28岁的硕士翁帆在广东汕头登记结婚。时至今日,这对师生恋人依然十分恩爱。尽管社会上有些不和谐的声音,但我想超越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爱情是可以逾越年龄界限的。


杨振宁旧居属于三河古镇套票中的一个景点,也可单独购票参观。我收集到的门券均为摄影版。冲着杨振宁教授这么大的名气,很多游客也是慕名而来,亲自感受下当年杨老生活学习过的地方,所以杨振宁旧居也是三河旅游的必到景点之一。
[编辑 崔艳红]

编辑:崔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