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洛书这个名字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可能有点陌生,但你要向他咨询全国各旅游景点,他会给你提供成千上万的地方,你不信吗?
今天的目的地是李洛书老师家。一进门,李老师先和我们互换了名片,在他的名片上印有“高级工程师”和“享受政府津贴专家”称号,这可是对国家做出卓越贡献的人才会享有的殊荣。
李老师解释说:“我从1965年开始在山西搞铁路科研项目,因为当时铁路桥座破损,急需用橡胶支座代替支座,来恢复铁路桥的使用。我就带头搞起了科研,每天与桥打交道,还要去全国各地查看铁路的使用状况,需要和各地的人交流经验,这样过了13个年头,也就是1978年,铁路运用了橡胶制作的支座,因此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四等奖。”
当然,在他去各地查看的过程中,空闲时间可一赏大好河山,1967年去桂林开交流会时,顺便去桂林的著名景点“芦笛岩”、“七星岩”两处游玩,门票为5分钱,回来后就塞给了爱人,根本没多注意。
27年后的1994年,山西举办了第一届门票交流会,李洛书才发现原来门票还可以收藏,发觉它可以记录历史以及文化、民俗。回家后,他和老伴提出了收藏门票的想法,老伴却从一个铁盒中翻出了近百张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门票,其中就包含了那两张“芦笛岩”和“七星岩”门票。原来,老伴一直在无意间收集着,这可乐坏了李洛书。
于是,李洛书开始从朋友那里收集与交换,并觉得越来越有趣。但仅仅有趣还是不够的,在西安举办的第九届全国门票展引起了他的注意,从中发现如果在资源充足的基础上制作专题,会更系统、更专业。经过几年的努力,1998年,在李老师的推动下,成功组织了“山西门券专业委员会”,他担任主任。
到底该收藏什么专题类门券呢?这个问题不难,李洛书与桥打了一辈子交道,对桥的了解也胜过一般人,所以他想对历史上的名桥——铁路桥、公路桥、公园桥、古桥和现代桥等做一个归纳性的收藏,下定决心后,使开始着手于“神州纽带——桥”的收藏。
讲到这儿,李老师给我们搬出一摞摞摆放整齐的门票,他对我们骄傲地说:“这是我的最得意之作,里面不但记载着我的心路历程,也记录了我曾经有过的辉湟。”
李洛书最想收藏的第一座桥,正是让他成功使用橡胶支座的铁路桥。这座桥属于北京丰台到沙城一段,是当时全国跨度最大的一座桥,桥长150米。随即,他就走遍了北京大小收藏品市场,近乎全城。可是,收藏品市场也并非天天都开,他便于周末往返于太原和北京之间。
他知道,那座桥对于别人来说并没有什么观赏价值,去那里看的人少之又少,收藏此门票的人也是凤毛麟角,虽然有一些券商可能会有,但碰到的机遇仍很小,这就更需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了。
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次他和朋友去往报国寺收藏品市场时,朋友发现了一张名为“珍珠湖旅游风景区”的门票,上面印的图案就是李洛书苦苦寻求的那幅美妙画面。此时的他,甭提有多高兴了,虽然票价不高,却能代表他一生的劳动成果,他认真地收藏起来作为“桥”的第一代表。
收藏至今,李洛书已收藏了两万多种门票,票的专题有黄河、长城、桥、石窟石刻、民间艺术、十大名花、溶洞等,票样的种类也有明信片式的、邮票式的、竹签式的、电话卡式的,其中两张异形票还被专门摆在了橱窗中,那是他和老伴在市场上收集的“新世纪华东旅游风情展”的观摩票,票的正面有戏曲脸谱泥塑,精巧别致。
长年以来,老伴儿始终在帮助李洛书收藏门票,耳濡目染久了,老伴儿自己也自创专题,她的“赏花配诗,其乐无穷”百花专题还获了奖。这获奖可不容易,各种花所配的诗都是经过老两口严格筛选过的,为精确无误,他们特意买来了《历代诗词名句辞典》、《中国名胜词典》、《长城辞典》等进行查阅。
当我们问起“收藏的目的何在”时,李老师说:“我们是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吧!丰富了空闲生活,也就没时间去想任何烦恼事儿,很轻松自在,从收藏过程中也学到不少知识,活到老学到老嘛,还能广交朋友,可以从年轻人那里接受新闲事物,算是与时俱进吧,呵呵……”
专家点评:青少年收藏门票可以学知识,提高自己对社会的认知,也可培养爱国主义精神;中年人收藏门票可以丰富历史、地理知识等等;获得收藏知识、更好地传承中华文化;老年人收藏门票可以老有所为,足不出户使能看尽大千世界,会让您的晚年生活变的多姿多彩。
转自《三晋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