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中餐后从花莲市出发,沿海岸公路南行,从左侧车窗看到一望无际的太平洋,天空湛蓝,海水湛蓝,轻浪拍打海岸,形成弧形的白色海岸线。

海天一色
车行约70公里,到了花莲县丰滨乡港口村,村北有个叫石梯坪的地方,这是花东海岸风景点之一。石梯坪绵延一公里,是布满灰白色奇岩怪石的海滨,原为火山喷发后所形成的一片凝灰岩质(火山碎屑岩)的地层。由于岩层间软硬的差异,经长年海蚀后,硬的外凸,软的内凹,岩石又以一定倾角向东南方的海中倾斜,所以形成了石梯状的形态,被称为“石梯坪”。
据说,1543年,一艘前往日本的葡萄牙船只经过这里时,船员从海上望见台湾秀丽的景色,不禁赞美说:“Ilha Formosa!”于是称这座岛为“福尔摩沙”,意思是“美丽之岛”。
我们到石梯坪正值下雨,沿着石板步道,深入观察海蚀沟、海蚀崖、海蚀平台、隆起的珊瑚礁等地形地质景观。石梯坪沿岸随处可见奇形怪石,隆起的珊瑚礁上有许多圆洞,是螃蟹和热带鱼栖息遨游的场所。由于海浪的冲击,海蚀岩台上有很多壶穴,大小深浅不同,里面常常有圆滑的石砾滑动,有的壶穴突出地面。看海浪汹涌,波涛澎湃,浪花飞溅,令人心旷神怡。


海蚀沟和海蚀崖


惊涛拍岸 海蚀平台


海蚀壶穴内有小鱼、螃蟹 卧看潮起潮落

在石梯坪海滩看到一块石头,表面布满菊花样的花纹,很好看,赶紧拍照留念(见图)。导游说,台湾除了做成工艺品出售的石头,其它原石不让出境。这块石头现在何处,你猜猜。
大巴经过瑞穗乡,看到路边巨型的白色北回归线石塑地标,在蔚蓝晴空下格外耀眼。
北回归线经过地球上16个国家和地区,多属沙漠和草原地带,所谓“回归沙漠带”,唯有经过我国云南、广西、广东、台湾四省的地区,却是林木繁茂,郁郁葱葱,雨量充沛,物产丰富,人们称之为“神奇的回归带”。

北回归线标志塔正面
北回归线这条纬线,对天文、地理、土壤、生物、气候的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我国在北回归线经过的地方,台湾的嘉义、花莲,广东的汕头、从化、封开和云南的墨江都建起了标志塔。到目前为止,我国是世界上建立北回归线标志塔最多的国家。
北回归线标志塔东临太平洋,圆柱形,一柱擎天,顶端有一圆球,颇为壮观。标志塔的南北两面,上刻“北回归线”字样,圆柱中间有纵向狭长细缝,北回归线正从这里通过。两脚跨踏塔底中央的石板时,就是一脚在热带,另一脚则在 亚热带,别有一番地理上的感受。

北回归线标志塔侧面
北回归线从中缝通过
导游介绍,台东县东河乡都兰村的渔桥附近,有水往上流奇观。车在路旁停下,见有“奇观”两字石碑,一条农田灌溉沟渠,潺潺水流顺着水沟由低处蜿蜒往高处流去,令人啧啧称奇。导游解释,其实是因为这里两旁的景物因倾斜度大于路面,故而造成水往上流的错觉。

奇观石碑

“水向高处流”


编辑:陈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