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采编心语(4)忆《刘老说券》
刘铭元
自2012年7月15日《刘老说券》系列专栏开设以来,共刊登文章34篇,得到广大券友的支持和喜爱,在此表示由衷的谢意!
领导的关怀是《刘老说券》的后盾
保定券协和门券研究网站的领导,为我开设《刘老说券》系列专栏,是让我通过赏旅游门券讲传说故事这种形式深入“玩券”活动,为门券收藏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推波助澜,为其文化建设增辉填色。这是领导给我搭设了一个平台。我们的老会长,网站站长王建池,不光在宏观上关怀,还在每一期作品微观上具体关注,我每完成一篇作品都先发给老会长,征求他的意见,觉得这样做心里踏实,终归年纪八旬,恐怕出现对不起券友的事。会长陶万春经常送我一些有关传说故事的资料,如《保定民间传说故事选》、《保定的骄傲》等书籍,充实了《刘老说券》的内容。回头看,我努力了。
广大券友的支持是《刘老说券》的柱石
《刘老说券》所以能坚持一年多的时间,关键是广大券友的支持,支持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物质的支持,《刘老说券》的核心是通过赏旅游门券,演绎出传说故事,门券是载体,没有门券支撑,则会跑题。邢台券友王学增老师知道我准备写“汉牡丹的传说故事”但缺少汉牡丹园门券,王老师很快给我寄来了两枚“汉牡丹园”门券,使汉牡丹的传说故事有了骨头又有了肉。“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传说故事”发表后,湖北宜城市的券友王斌坤老师跟帖,告诉我汉阳有古琴台门券,并很快寄来了“古琴台”和多枚襄阳地区的门券,使我激动万分。讲“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传说故事,我使用是两枚黄鹤楼磁卡门券,有些勉强,文章开头不得不加上“龟山月湖畔”字样,有了这枚“古琴台”门券,赏门券讲传说故事才天衣无缝。另一个是精神的支持,是广大券友上网浏览和跟帖,不言而喻,是名副其实的柱石。
每条跟帖都是《刘老说券》的朋友
每期《刘老说券》发表后,我都几次浏览查看,认真阅读每一条跟帖,并摘录于专门的本子里,把每条跟帖者视为朋友。“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通过券研网这个平台,全国各地的券友对《刘老说券》进行点评,是多麽难得机会啊!是任何报刊、杂志无可比拟的。“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跟帖的内容,无论是鼓舞还是建议、意见和批评,都是求之不得的,是金钱买不到的,是《刘老说券》的精神力量之所在。通过这个系列专栏,券友们共同在这里“玩”门券,玩出新亮点,玩出新水平,这就是我们的共同目标。
如何对待跟帖的朋友?首先是对跟帖,从多方面学习、分析、研究,目的是“为我所用”。就让我对几条跟帖进行解剖分析:《陨石雨的传说故事》,陈明新跟帖:“天人合一,信不信由你!但事实就是这样的巧合,自己悟吧!”陈老师在此宣传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而且埋下伏笔“自己悟吧!”我的文章缺少这种直率的哲学思想,是我学习的榜样。顾宗玲跟帖是“哈哈,天机不可泄漏”。把陨石雨的天然景象,喻为“天机”,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增加了故事的神秘感,也是我文章缺少的手法。《日本鬼子与阿里山的传说故事》,刘国庆跟帖:“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叶永坤的跟帖是“由于用阿里山的神木做靖国神社的顶梁柱,所以里面的鬼魂将永世不得翻身”。文章激起了券友的爱国热情。朋友都从一个侧面提醒我,要把这种精神写进文章。《苏东坡耍小聪明的传说故事》,沈剑勇跟帖“增补:事后,苏东坡长叹一声‘此老狐狸也!’”这种使读者产生共鸣的增补,太好了!很形象,一定增补上。《金銮殿龙椅摆歪了的传说故事》,胡保平跟帖“尊重历史,科学分析,富含哲理,给人启迪。”张景生跟帖仅四个字“极富哲理!”我分析研究了很长时间两位“哲理”的跟帖,真不敢当有“哲理”,只是平铺直叙而已,今后要在“哲理”上下功夫。彭安荣的跟帖“有理!有趣!亮目!增知!”,老弟的跟帖用了四个感叹号,使我动了脑筋,有理是惊叹,有趣是喜悦,亮目是叹息,增知是赞颂,不知当否?今后我要把“有理、有趣、亮目、增知”视为撰写传说故事的原则。还有的跟帖增加了传说故事的趣味性。《杨贵妃死于日本的传说故事》,叶永坤的跟帖“原来日本的美女都是我们贵妃娘娘所传啊!找个时间该回来认祖归宗了!!!”,《曲阳鬼的传说故事》,周新娥跟帖“曲阳鬼是个好鬼”;罗恩福的跟帖“曲阳鬼是救命鬼。”以此充实传说故事,券友会更喜欢。更有的跟帖给我提供信息。《玄武的传说故事》,我用的是“药王庙”门票,金志根头条跟帖“二十年前,洛阳古墓博物馆出过一套‘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为主图案的门票”。我上网查了,但没买到。张景生也跟帖“此药王庙门票恐怕不是陕西的”。因为门票没有任何标志和介绍,应进一步研究确定。
资料库是《刘老说券》的源泉
资料库是多方面的,家里订阅的《收藏》、《文摘旬刊》、《保定晚报》、《燕赵都市报》、《中国电视报》、《莲池周刊》等八份报刊,是办好《刘老说券》资料之一,经常阅读有关书籍,如:《三言二拍》、《中国名胜词典》等吸取营养是资料之二,还从看电视中找线索,手下备有“看电视记笔记”小本子,看到一点线索,马上记下来,然后去查资料。外出旅游更是搜集传说故事的最好机会,《蒋介石与阿里山的传说故事》和《日本鬼子与阿里山的传说故事》,都是从去台湾旅游时导游哪获得的。“曲阳鬼的传说故事”是从游览北岳庙时获得的。这些都是资料库的组成部分。
资料库虽然内容不少,但我从不死搬硬套。我的态度之一是去糟取精。资料库中有多种说法时,我总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把健康向上的传说故事介绍给朋友。态度之二是与时俱进。传说故事要和时代合拍,如《黑塔和白塔的传说故事》,《三言二拍》中,最后的情节是羊角哀“拔出佩剑,自刎而死,助战左伯桃。是夜二更,风雨大作,雷电交加,喊杀之声闻数十里。清晓视之,荆轲墓上,震裂如发,白骨散于墓前,墓边松柏,和根拔起”。这种结局与时代的和谐社会不相适应。我略加修改:羊角哀死后“面见荆轲说明来意,荆轲很受感动,从此和睦相处,共守燕山”。《周总理和尼克松的传说故事》,取自于美国总统尼克松第一次访华,送给中国“月亮土”礼物的故事。尼克松当时把盛土的漂亮盒子举到周总理面前,并且说:“这是一块美国航天员从月球上带回来的一块‘土’,在地球上只有我们美国人才有的土,珍贵之极!”在座的中国官员和中国朋友,都盼着周总理给他这老大自居点脸色看看。我是以神话故事的方式写周总理旳,周总理对美国总统说:“总统阁下,中国人对月亮上的土并不稀罕,您别忘了,中国的嫦娥姑娘,每年都返里探亲,您如果方便,在中秋节时能再度访华,我会用嫦娥从月宫带回来的桂花酒招待陛下,让您亲口品尝吴刚老人亲自酿的桂花酒的美味。”
我的梦是《刘老说券》的原动力
我的门券收藏梦,就是“玩”好门券,玩出新亮点,玩出新水平。具体点说就是对门券进行研究,撰写有创意的门券欣赏文章外,就是办好《刘老说券》系列专栏,不断上新台阶,这是办好《刘老说券》的原动力。通过一年的体验,继续办好这个专栏,从如下方面下功夫:
首先是选好门券,门券和传说故事相匹配。争取做到:通过欣赏门券,自然演绎出故事。为了选好门券,个人的门券欠缺时,可以采用“征券”的形式,希望广大券友支持。
其次是欣赏门券,要动脑筋,有创意。
三是传说故事要有历史依托,做到有趣味性和哲理性。多种说法要去糟取精,更要与时俱进。
最后,在此感谢各位领导和券友的帮助,2014年来临之际,送上最真挚的新年祝福,并希望多多关注和支持《刘老说券》,谢谢!
【编辑:王建池】

编辑:王建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