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年春节趣事(8)大年初一吃饺子
保定 刘铭元
还是让我们欣赏这枚“香花券”(见照片一),这枚门券系2010年福田净寺迎新春祈愿法会的香花券,功德金:拾圆。券面为金黄色调,并有福田净寺压题照片,红字点缀其上,很有喜庆味。

这枚门券,因为是“香花券”,在特殊时间段(2010年4月14日凌晨4点至下午5点)使用。这个时间段,是大年初一,佛教界信男善女在伊年之始是敬香最难得的最佳时间。
在我国北方广大地域的百姓,都有吃饺子的风俗习惯。1955年大年初一吃饺子的情景浮现眼前。弹指一挥间,一晃半个多世纪过去了。
1954年,我们一行46人,从北京工业学校(简称北京高工,有百年的历史)毕业,响应北京市委、市政府“支援华北经济建设”的号召,都积极申请到祖国最需要的艰苦地方去。我们这46人,是分配到河北省的,来到当时的省会保定市报到,然后分配到唐山、石家庄、张家口、沧州、保定。其中7人包括笔者,被分配到当时的保定发电厂,大家高兴极了,都怀着一颗积极向上参加祖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红心,愉快地投入了工作。电力行业的特点就是节假日不能休息,坚守工作岗位,保证安全发供电,让全市人民过上亮亮堂堂的节日。我很清楚的记得,参加工作的第一个春节,也就是在1955年1月24日,自己没有回故乡过年。那年我22岁,是第一次离开爸爸妈妈在外地过年。
那年大年初一,厂领导特意安排食堂给我们包饺子,让我们享受到和家一样“大年初一吃饺子”的气氛。这天,天和日暖,我们这群年轻人,把桌子搬到了食堂外太阳底下礼堂前的《祖国的明天》宣传栏旁,食堂的师傅还在我们的背后架起了屏风,在一起吃饺子,大家有说有笑,非常愉快,并留下了这张珍贵的照片(见照片二)。照片是笔者将相机架在桌凳上自拍的,左侧前第一人为笔者。春节后,还把这张照片寄给爸爸妈妈,向家人汇报在外边过年很愉快,还吃上了大年初一的饺子。
(获得本次征文赠券的第五篇文章。至此赠券完毕。谢谢崔艳红老师提供赠品——编者)
【编辑:王建池】

编辑:王建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