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外八庙—布达拉宫吉祥天母的故事

世界文化遗产之一的普陀宗乘之庙建于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是仿西藏拉萨布达拉宫而建,故又有小布达拉宫之称。它是河北承德外八庙中最大的一座庙宇,占地22万平方米,比西藏布达拉宫大一倍多。主体红台高43米,但比西藏布达拉矮70米。庙内建筑分红台、白台、和碉楼三部分,寓意为“三界”(色界、欲界和无色界)。红色代表佛,白色代表佛法无边。

外八庙从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二月动工到乾隆三十六年八月花了整整四年半的时间。修建这座大型庙宇主要是为了是庆祝乾隆六十寿辰(乾隆三十五年)和乾隆母亲钮祜禄氏的八十寿辰(乾隆三十六年)。做为边疆少数民族的宗教活动场所,用来庆祝乾隆三十六年六月土尔扈特部历时八个月完成万里东归的壮举。

书归正传,我们还是讲讲吉祥天母的故事吧。上了大红台,在群楼东北角,有一座八角重檐的殿阁,名为“权衡三界”,意思是适于三界众生的方便之法门。殿内供吉祥天母,也叫骡子天王。骡子天王伽趺座骑在骡子背上,骡蹋海浪,背后烈焰升腾,前后有女神护持,非常威武。

吉祥天母佛像为铜鎏金,高116厘米,整组造像用铜598公斤,用头等金叶57两,用工6425个。

吉祥天母是佛教人物,也称吉祥天女、骡子天王,原名班达拉姆。婆罗门教,印度教掌命运、财富、美丽的女神,分为和平像和威猛像两种,是历代达赖的保护神。传说她长得十分漂亮,也十分放荡。她有一百个情人,夜不归宿。父亲非常生气,用铁链把她捆绑起来,而且要杀了她。母亲焦急,牵来一头骡子放她逃命。父亲知道后,急急追赶,却怎么也赶不上。情急之下,抽出一箭便射,正中骡子屁股,骡子跑得更快。箭落地,箭孔变成了骡子的第三只眼。她找到昔日的一个情人罗刹,两人同做坏事,作恶多端,并且生下两个女儿。她的父亲在家不停地咒骂她,结果一天早晨醒来,她发现镜子中的自己的模样变得狰狞可怕,镜子掉到地上摔碎了。观音菩萨赶来教化她,她追悔莫及,最终皈依了佛教。那一年的除夕夜,吉祥天女用酒把罗刹灌醉,把他杀掉,其尸体点化成骡子,成了她的坐骑成道而去。两个女儿发现后从后面紧紧地追赶母亲,却被她无情地砍去了头颅。但两个无头的小尸身不倒,继续追赶,她才明白过来女儿是没罪的。这时她再也不忍心了,就在妖魔鬼怪都赶上来的时候,她把他们的头砍下来给女儿安上。一个安了鳄鱼头,一个安了狮子头,结果两个女儿成了骡子天王鞍前马后的女神护持。天母一路斩妖杀魔,取其头挂在脖子上当项链。五十个人头骨串成的项链,代表五十个梵文字母,象征一切要经法俱全,同时代表她降服的五十个罗刹。母女三人一起成道,惩恶扬善,成了一方护法神。
据《吉祥天母经》记载,每年正月初一到十五,她骑着骡子巡视人间,太阳神为了帮助她识别善恶,事先让她吞下太阳光,作恶多端之人就逃不出她的慧眼。藏民奉她为爱神,认为向她祈祷就能找到如意伴侣。
细观这尊吉祥天母,头戴骷髅冠,三只眼炯炯有神,显示出战胜邪恶的力量。右耳上挂小狮子,象征听经;左耳挂小蛇,意在愤怒;身披人皮,象征她大义灭亲;左手托着装满人心人血的嘎巴拉碗,右手擎宝剑,表示生死无常,肚脐间圆圈为太阳,喻示她把太阳光吞入肚中,表示神通广大,可以飞行于天上地下。

接下来,我们从御座楼望“权衡三界”。
“权衡三界”殿吉祥天母佛像上方为乾隆题“精严具足”匾,意为佛心无染,相貌庄严,福德圆满。两侧对联“法界现神威即空即色,梵天增大力非住非行。”

从大红台的慈航普渡向东望八角重檐的“权衡三界”金殿。

这是90年代使用的磁卡票。

这是现在正使用的冬季票。蛮漂亮的。
券友们,如果您喜欢听我讲故事,我会尽量满足大家哦。我这里还有不少故事呢。
[编辑 崔艳红]

编辑:崔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