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南采访随笔(16)近赏任文奎的“届展”纪念品收藏
我与任文奎先生初识于2000年天津全国第十二届旅游门券收藏展,以后逢全国届展、地区门券交流会及省级券事活动又多次见面,加之多年来彼此之间不间断的真诚交往,文奎诚实待人、智慧集券的优秀品质深深的印在了我的心里。

任文奎(左)与笔者
在漫长的集券路上,文奎有许多优于常人的思路与做法值得圈点:
比如,当他的两个儿子呀呀学语时,文奎用带有动物、花卉图案的门券制作成识字册,从而培养了孩子对门券的兴趣。今天,两个上大学的儿子成了他集券的忠实助手。为券友们棘手的百年之后门券藏品传承问题探索了路子。
再如,他提出山西省每年一次的旅游门券交流会以“人说山西好风光”为品牌名称的建议并得到采纳,使该省门券交流会成为全国省级单位首家具有自己品牌的交流会。
再如,他创立了我国藏界首家、到目前也是唯一的“全国历届旅游门券收藏史料陈列室”,已经并将继续给后人留下我国历届全国券展的珍贵历史资料。
这次晋南采风,我们安排灵石作为一站,意在近距离学习文奎先生的集券思路,亲自欣赏他的精美藏品,尤其是想亲睹我国券界唯一的“全国历届旅游门券收藏史料陈列室”的现状。

任文奎给采风组介绍他的藏品(陈明新/摄)
在书房,券展史料有专门的书柜存放。平面资料小于A3纸的,全部贴在大贴片上,以每届为一个单元,分别存放在七个资料册中。每一届券展资料扉页是本届展览主持人为“陈列室”的题字。

第五届券展主持人姚金文先生的题字
大于A3纸的,如题字、大纪念封等,用卷轴的形式卷起来存放。立体的实物在书柜中摆设,这样查找、欣赏起来很方便。

存放于资料盒中的藏品
琳琅满目的藏品让我们目不暇接。届展活动的请柬、纪念封、门券、代表证、工作证、活动安排、展品目录、拍品目录、拍品目录,券友合影、纪念册、论文集等都藏于“陈列室”中,还有一些券友们不常见的史料,如门券票样、展品目录标签、餐券,体恤衫、给领导的请柬、拍卖会的标牌等,也被他收入囊中。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参观欣赏中得知,经过七年多的不懈努力,“陈列馆”目前已经收集到的资料已经达到275枚(套), 从形态上分为平面和立体;从材质上分为纸质、塑料、陶瓷、不锈钢、布料等等。


券友之间情谊深。七年时间能收到如此多的藏品,一方面得益于文奎先生真诚待人、加倍回馈,在券友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大家从心里愿意支持他;另一方面,足见券界藏家多为有识之士,深知献出这些资料藏于“陈列室”中比孤芳自赏更有意义。

王延安先生献出的第八届券展请柬
身临其境受感动。聆听任文奎讲述着收集藏品过程中一件件感人的故事,欣赏着册子里、柜子上和盒子中一帧帧藏品,采风组成员被感动了,当即有行动:陈明新表示将第十七届券展使用的有评审员签名的评审表赠与“陈列室”收藏;崔艳红当即答应找北京券友将第十七届券展北京代表团“团服”捐出。据悉,宋振清老先生已将衣服捐出,近日将寄给文奎;王建池则表示将第十六届券展的乘车证赠与。虽然这些资料在每一位券友手中都是唯一的,但大家懂得这些资料补充“陈列室”的空白比自己保存更有意义。陶万春会长慷慨表态:今后届展活动看我的!
众人添柴火焰高。“从‘首届’到‘十七届’,全国券展已经过去近30年,每一届展览的资料都散落在各地藏家手中。虽然经过不懈努力,“陈列室”的藏品已经初具规模,但由于信息不畅等原因,每一届展览的藏品有些还是空白。还希望各地藏家不吝支持!”在介绍“陈列室”现状时,任文奎先生恳切地说。当我们问及对补充“陈列室”藏品的具体问题是,任先生说:一是1997年举办的第十届(南京)和第十届(太原)全国门券展览中,南京有两把紫砂壶,太原有一把紫砂壶,到现在还没有一点线索;二是希望收藏全国各届门券展览获奖作品的证书(他愿意用永乐宫早期绿版券或应县木塔塑料外宾券回赠),只是觉得是券友们的心爱之物,以前还没好意思开口。
希望任先生的收藏目标能如愿!
期待更多的藏家能支持任先生!哪怕是提供信息也好。
任文奎先生的联系方式:
通联:山西省灵石县水头华苑小区14号楼2单元502号
邮政编码: 031300
手机号码: 13753454258
邮箱地址: renwenkui@163.com
【编辑:王建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