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简历
王胜明,64岁,大专,原秦皇岛港务局干部,收藏门券有七八年,现收藏各类门券近3万枚,主要收集博物馆,世界遗产,红旅,人物,尤其对博物馆和知青题材的门券情有独钟。
以门券为载体,宣传秦皇岛、赞美家乡为己任。撰写了《我的家乡——秦皇岛》系列文章;制作门券展集《人杰地灵秦皇岛》、《山海关的凄美爱情传说》等在券界媒体发表后,引起门券收藏界的广泛关注与好评。与券友合作《中国梦》券集获得门券收藏研究网举办的全国第三届“莲花奖”电脑券集赛金奖。与山西券友周新娥合作,制做反应知青生活的的专题《青春之歌》,《走进西藏》、《名人与秦皇岛》等。2014年5月18日,举办博物馆门券个人收藏展。
雨 人:王老师您好,首先祝贺您的个人门券收藏展取得圆满成功!
王胜明:谢谢了!并借此机会,向关注和关心我这次办展的券友,并向我提供博物馆门券,以及为这次展览发来贺词、贺信的门券组织及个人表示我诚挚的谢意!
雨 人:首先请您谈谈举办此次门券收藏展的初衷?
王胜明:几年前我就有举办门券收藏展的想法,而举办博物馆门券个人展是受到一位文物局朋友的启发。今年我就选择“5.18 ”——世界博物馆日举办门券展,借世界博物馆日为主题有“风借火势,火助风威”的美好寓意,同时也通过展出的博物馆门券,传播门券收藏文化,普及博物馆珍藏理念。
个人券展请柬
雨 人:这是您的首个个人门券收藏展吧?请介绍下此次展览的规模。
王胜明:是的。这次展览从策划到制作,我用了半年时间,投入了相当大的精力、体力、财力。动用了我收集到的博物馆门券3000多枚,做了966张大贴片,自己定做尺寸为900X1800mm的展框100个。
收藏展于5月18日上午9点在秦皇岛市文化广场开幕,首先由市民革市委主委、政协副主席、市文化产业协会会长高国祥讲话,门券收藏研究网站长王建池致辞,市日报社主编孙志升、市港口博物馆馆长王永库、沈阳门票协会会长张伟男、秦皇岛门券协会会长李连仲等出席,市文化局沈朝阳副局长主持。展览为期三天,参观人数约300余人。
从左到右(沈朝阳、王建池、张伟男、高国祥、孙志升、李连仲、王胜明、王永库)
雨 人:举办门券展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王胜明:一旦下了决心要办成一件事,尽管有这样和那样的困难,我真有一种“不到黄河心不死,到了黄河心还不死”的执着精神。也是用这种精神激励着我要把这次券展一定办好。
在前期准备时,我个人忙了半年多。挑票、找票、策划、文字说明等几易其稿。每一张门券都要经过擦拭、剪裁、熨平、塑封、贴彩底纸,去印刷厂定制专用贴片。再把做好的门券贴在贴片上,再整个塑封起来。还找人帮忙往上贴。
为了将贴片装上展框,我们每天4、5个人,定制的一百个木框,整整贴了一个星期。我的妻子开始不理解、不支持,到后来由于看到我每天忙到深夜,也不忍心,到后来每天都陪着我。
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我的朋友,山西晋中的券友周新娥女士,所有展品中每个省的首页需要图片和说明,由于我不会制作,所以都是她帮我制作完成的。
贴片装框
雨 人:在筹备过程中,发生哪些难忘的事情?
王胜明:最难忘的是我与香港文化事务署的一次不见面的接触。我收藏的博物馆门券哪个省都有,有的多,有的少。唯独只有一张香港的《香港文化博物馆》的门券。我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情,在电脑上给香港文化事务署发了一封信,十天后得到了答复,“办展支持,但不对个人,让市文化局发函。”我又找到了文化局,请他们发一份函。文化局发函半个月后,我终于接到了香港方面的来信,并随信寄来十张香港的门券,并祝我的这次展览圆满成功。我是又高兴又激动,至今难于忘怀。
雨 人:门券种类万千,为什么对博物馆门券情有独钟?
王胜明:我对我们国家的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而博物馆又是历史的教科书,博物馆门券则是博物馆的名片。由于不可能走遍全国4000多家博物馆,所以只能通过门券能够了解各地博物馆的建筑风貌、馆藏精品、人文信息。同时,我也非常喜欢博物馆门券的设计艺术,它具有色彩斑斓,图案新颖,风格各异,种类多样等特点,所以在我的门券收藏过程中,博物馆门券占有很大的比重。
雨 人:您现在共收藏了多少博物馆门券?平时是如何归类整理的?
王胜明:大概有3000多枚,这次办展基本都用上了。我平时把博物馆的门券都是单放着,以省为一个单位,这样查找、补缺、整理都比较方便。
展厅一角
雨 人:您是怎么爱上门券收藏的?
王胜明:一开始是喜欢,由于工作原因时有出差,看到一张张精美的门券我都舍不得丢弃,细心的带回家保存起来,当做纪念,所以当时还算不上收藏。
后来多了,就有了兴趣。直到2010年,我带着小外孙女去文化广场学跳舞,无意中发现,我市的门券学会正在那里搞活动,我就找到了他们活动的地方,开门见山的说明来意,提出我要入会,学会负责人当时就答应了我的请求。随着外出参加券展和交流,集券的热情就一发不可收拾,现在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
算起来我入会也5年多了,入会当年就参加了在石家庄举办的“首届门券交流展”,这也是我第一次外出参加门券交流活动,随之也就正式进入了门券收藏的快车道。
雨 人:请展示几枚您珍爱的博物馆券?
王胜明:那我就展示几枚吧!这两枚券得来不易,这枚西藏博物馆异形门券是一位四川籍残疾青年送我的,他在《拉萨日报》打工,喜欢集邮,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们在网上认识。听说我办博物馆门券展,专程到这家博物馆给我要了这张门券,还用特快专递把这一张券寄给我,令我感动不已。
下面这张券是我去呼和浩特,专门跑到将军衙署博物馆。我当时用钱买了一张门券,由于券面不太美,我就问售票员,还有没有其它门券,他说没有。我又问能不能帮我找找,人家不理我,最后我说我找找你们馆长,他还是没理我。我就硬着头皮来到了馆长办公室,跟馆长说明来意,拿出了我的证件,软磨硬泡,最后在立柜的文件夹里给我拿出了这枚精美门券,让我非常意外,连说谢谢。
雨 人:举办门券展,您想带给受众什么样的感受?目的达到了吗?
王胜明:这次展览,在各方面的高度关注下,相当成功!观众看后先是惊讶,后是震撼。谁也没有想到,小小的门券能够举办成这样规模的展览,也让观众感受到门券的魅力,多位市民在观展后要加入我们的收藏队伍。
同时,我市几家单位,如玻璃博物馆、长城博物馆、海军干休所等,已经邀请我到他们那里办展览,还表示要长期与我合作的意向。5月20日下午,市燕山大学艺术学院藤院长也观看了展览,并邀请我去他们学院办展,21日下午,他们派车把我的展品拉走了。能有这样的结果,目的达到了,甚至大大出乎我的预料。
雨 人:此次展览圆满结束了,今后还有什么计划?
王胜明:此后一系列展览结束以后,我会邀请我们协会的券友都来参加,这样我感觉会更好。
雨 人:非常感谢您在展览结束后第一时间接受我的专访,由于展品的后续整理安置要花费很多的时间,我就采访到此了,再次祝贺展览圆满成功!
王胜明:谢谢雨人,更要谢谢券研网给我们提供了这个平台。借此机会,感谢全国各地的券友们为我提供大量门券,使我的博物馆门券得以充实;还要感谢来自全国各地的门券组织和个人发来的贺词、贺信等“大礼”,再一次表示我的谢意!
访券友谈嘉宾
雨 人:张老师您好,您跟王胜明老师交流较广,请谈谈您的印象吧!
张友仁:记得2009年,第一次与王胜明接触是在QQ上,通过一阵神聊,互相有了了解,并在随后互寄门券,更加深了友情。
河北省第二次门券展览在北戴河召开,他特意通知我参加,当时我母亲刚过世二十多天,心情不好,不打算离家远行。他得知此事,劝我到北戴河散散心,一可化减思母之痛,再可广交券界朋友,还可参观学习,提高券识水平。心中感谢其对我的关心和关怀,在北戴河与他有了零距离接触。
在以后的交往中,深感他是个胸怀坦荡豪爽大方的人。每次与他交谈和交流,都是直来直去,从不转弯抹角来虚的,是个吐口唾沫就是丁的人。他的豪爽大方表现在河北省第二次券展上,他准备了几千张门券与券友交流,放在汽车后备箱里,券友们发现后,一阵好抢,门券一扫而光,王胜明哈哈一笑,“省我再分发了”。
他是个执着认真的人。他这次举办个人博物馆门券专题展,汇集了全国一千多家博物馆门券,唯独没有唐山博物馆门券,因我没有此券无法提供,深感遗憾。参观中我留意发现了唐山博物馆门券在参展之中,对他千方百计寻找的这种执着精神,非常敬佩。
他还是个不拘小节的人。他与我交流门券从来没有提过过分要求,二人之间互相邮寄手中复品,不管好坏多少,从不讲条件。他与任何券友交流都是本着自己多付出,多满足券友的需求,从不斤斤计较。券友之间交流,也从不当面品头论足。
这次个人券展,更加深了我对他的敬佩,他收藏门券时间不长,算是刚刚步入券界的后起之秀,几年的时间,能达到举办个人展览,让人刮目相看。洋洋100多框几千张博物馆门券,加之整理、粘贴、塑封、布展,需多少精力物力,加之社会上的人情世故,没有一定的社会人气,是不能成行的。
我对他的印象:豪爽坦荡券界人,后起之秀榜样人,券协组织领头人,君子之交可信人。祝愿王胜明在券界发展中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