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门口长城游记
5.18受友王胜明之邀,观其个人票展。至,甚惊,初出茅庐获举办,场面之宏大,票量之丰富,当刮目相看,谓之赞许。
当日十时许,观后,外地观展之十余友人,结伴同游九门口长城之胜地。其山海关西30里,驱车途中,阳光明媚,群山青翠,途曲折蜿蜒,如盘龙之行,游弋崇山峻岭之间,悠哉!游哉!惊哉!
小时不至,九门口跃然眼前,购票入,“京东首关”嵌刻巨石之上,四字浑厚雄劲,给人激励奋发之感处。

此关隘,明洪武年,为戍关外之族骚扰,将徐达宜“一片石关”改建加固,始牢固雄伟壮观,易名九门口,保关内之黎民百年安居乐业,交通便利,成军事要塞也。
现九门口长城,五百年之原貌,长一千七百米余,筑于危峦绝壁,倚形之势,直指天穹。山谷阔八十丈余,谷中九江河顺势而泻,其九门之城,依势而建,八跺菱形墩稳固河中,平分九口泄洪。河道片石铺就,利顺利洪,又美观坚固,千秋计也。九门城桥之上,平坦城阔,五丈有余,百米之距,余悬河上。城墙成凹凸,加之众多垛口,御敌防守之善也。城桥建天井,藏兵储物,攻防兼备,构思巧妙也。九门口独特,水疏固防兼顾,巧夺天工之妙,始水上长城之唯一。先民智慧矣!九门口要塞其地形之险要,长城之巍峨,观形有虎踞龙蟠之险,雄关漫道之势。宜“京东首关”之称不虚也。

然山峦之巅,折点弯处,烽火敌楼,点缀长城之上,远观宛如一朵朵盛开之花朵,煞如自然之形成,观赏、防御、休息兼得之功能,设计施工者聪慧也。
往昔之战场,李自成顺兵大战吴三桂和满清军队,史称“一片石大战”、吴佩孚、张作霖争夺势力范围之直奉鏖战、人民解放军之浴血激战,古今战场轶事历历在目。战争之残酷,和平之艰难,活生生生命,戛然而止,白骨忠魂,横身无缅。九门见证之,又今人有几人记之?呜呼哀哉!
花甲之年,体力欠缺,攀登九门南敌楼第二台至,已经气喘吁吁,汗流浃背。中途遇夫妇老者,互相搀扶,弯腰弓背,蹒跚踉跄攀爬,劝之:岁月不饶人,非勉强,量力而行。答曰:一生没有亲历,俗曰不到长城非好汉,有生完成夙愿也!敬佩悠然而起,竖拇指致敬。再遇母子,子累坐城阶不起,母教,男子亦勇往直前,克苦、据累,攀高骛远。儿欣之。然自愧,老者意志,母子毅力、决心而不及也。

今游九门口亦第二次,首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亦为邮电部发行长城系列普通邮票,制作极限邮品而来。当初九门口非今九门口,满目疮痍,残垣断壁,荒山秃岭,花岗突兀,河水断流,遍滩鹅卵。难见昔日之风采,要塞之雄风。

今日现,满山翠绿,风光秀美,花簇灿烂,游人如织,借旅游兴旺而整饬也。又,关内加筑游览之设施,方便游人之游行,乐呼!河中游船碧波荡漾、鱼虾嘻戏、游人欢娱,一派祥和之气也。美哉!

忆,父辈为生活计,日日操劳,何有余资游玩。憾矣!今我辈势社会之稳定、改革之开放、生活质量之提高、无后顾之忧。幸也!
走马观花,识之皮毛。赞,长城之雄伟,先人之遗产。今日得保护,先人欣慰,今日宏辉。
游兴未泯,已三时有之,返程路上,思绪万千,回眸展望,群山遮挡,何日再踏故地?未然也。


说明:九门口长城地处燕山山脉东北边缘,东距山海关15公里,行政规划辖于河北省抚宁县。上世纪九十年代,辽宁省投资修筑九门口长城,开辟长城旅游,由辽宁省绥中县九门口长城管理处管辖。所以出现河北省地界景点由辽宁省开发管理的怪相(见极限片图临时邮戳、九门口长城门票图上印有绥中县九门口长城管理处字样)。


注:本文中第2枚现在使用半价票门券由崔艳红券友提供图片,在此感谢!—作者
[编辑 崔艳红]

编辑:崔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