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一框券集推广的可行性
浙江 陈捷
摘 要:一框券集,是指由16张小贴片或9张大贴片编组的一部完整内容的券集,内容和题材可以多样,制作方法与多框券集的方法一样,由于其省时、省力、省钱,使券集初编者有用武之地。一框券集的推广,可以提升券友的参与性、积极性,丰富券展的内容,扩大门券收藏文化的推广。
关键词:一框券集 现状 优点 推广
引 言
券集是门券的升华,它凝结着编组者的智慧和汗水。全国券展已经举办了17届,各地的大小券展也是数不胜数,观者欣赏一部部精美券集,不仅增长了知识,而且得到美得熏陶。许多券友也很想通过自身努力,编组券集在券展上一鸣惊人,但是编制一部券集不仅费时费力、而且花费较大,这往往让券友裹足不前。另外,券展的展框分配一直是困扰组织者的一大问题,各省由于展框分配少,许多优秀的券集得不到展示,严重挫伤了券友的积极性。而一框券集的推广,可以很好的弥补以上缺憾,值得推广。
本文通过分析一框券集的现状和优点,希望能引起券界各方的重视,齐力推广一框券集的制作和展示。
一、一框券集的现状
(一)机制不健全
全国展延续至今,从最早的协调组到中券委,都有明确的展品征集要求和评审规则,虽然允许一框券集可以参展,但对一框券集和多框券集一直都是采取混合评审的方式,这样导致评审的结果容易偏向多框券集,有失公平性。而成熟的邮展则是将一框和多框进行分类评审,显得公平公正。
(二)评审不重视
由于门券展奖项设置较少,将一框和多框券集一起评比,在不分伯仲的情况下,直接结果是多框券集能赚取更多的眼球分。同时,门券展的评审员认定是比较随意的,能力有高低,导致评审的感情分一般也会偏向多框券集。因此优秀的一框券集难以得到认可,在各级券展中,一框券集获奖的少之又少,屈指可数,如在2013年第十七届全国门券展中,一共设置了19个奖项,只有一部一框类的专题获奖。
(三)推广不得力
因为机制的不健全和评审的不重视,广大券友渐渐默许了一框券集不易获奖的错误观点,直接导致推广不得力。券友为了在比赛中获大奖,都放弃一框券集的制作,挤破头皮的制作多框券集,从省到地方的各券协也是积极鼓励制作多框券集参展,认为一框券集是小儿科,上不了台面,所以推广更是无从谈起。如第十七届全国展的参展券集一共65部,一框券集只有9部,少的可怜。
虽然一框券集由于门券发展的历史原因和自身的特殊性,导致在现阶段还存在着诸多的不理解和不认可,但是其自身的优点越来越显现,引起我们的重视。
二、一框券集的优点
(一)制作简便,编排灵活
一框券集只要券友有兴趣,不分水平高低都可以尝试去编组。而在制作多框券集时,券友常常因材料过多或过少,以及经验的不足,组集编排颇费精力与时间。一框券集则因其结构与众不同,券友可以自由发挥,券品的编排取舍空间大,有的放矢,容易抓住故事重点,又可学习掌握以券说故事的能力,省时省力。
(二)成本低廉,有的放矢
多框券集光是材料费的投入就相当惊人,按照3框的小贴片券集计算,编排定稿好的彩色贴片拿到市场上打印输出,彩色贴片一般10元1张,48张贴片就要花费480元,不包括前期的初样版面,如果碰到后期要调整,那前期打印好的定稿有可能要重新打印,这样费用就更高了。而且为了充实版面,编者还要购买大量高质量的券品,这笔费用也不可小觑。而一框券集,由于故事精简,相比之下则花费不多,券友更容易接受。
(三)雅俗共赏,容易学习
多框券集由于贴片较多,需要编者有丰富的经验和较高的编组能力,否则所讲述的内容显得冗长,主题不突出,观者不知所云。一框券集因为贴片少,故事完整,如沙龙各展其能,人人皆明白其內涵而聚精会神的去阅览和欣赏它。
一框券集的制作即便是无人教导,券友也可以通过观览别人的作品和自己的理解,揣摩出梗概。
(四)丰富券展,利于推广
券展的展框分配问题直接制约了许多优秀的券集得不到展示,使得券展的展品显得不够丰富,过多的多框券集,还会带给观众局促之感。而一框券集小巧精悍、节奏明快、主题突出,大大丰富了券展的内容。它更可以在有限的展框限定下,腾出更多的空间,让更多的人、更多的优秀作品有机会参加展览,更能体现蒸蒸日上百花争妍的展览盛况,从而大大提升展览的人气和档次。这不仅解决了展框的分配问题,还成为券展的有益补充。
一框券集的推广,将带动券友编组券集的积极性,他们大可放心的投入尝试学习编组,通过一框券集编组的锻炼,将为今后编制多框券集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增加编组券集的信心,是推广集券的一大利器。
三、一框券集的推广
(一)完善机制
首先应先抓源头。由全国旅游门券收藏组织联盟牵头,组织各券协负责人在原有体制的基础上,对一框券集推广的可行性进行深入分析,同时为在今后的券展中,制定一框和多框券集进行分类评审的细则进行考量和研讨,确定可行性方案,公布大众。
(二)宣传措施
在制定和公布一框和多框券集分类评审后,门券收藏网站和各省、市、地的协会是宣传落实的中坚力量,通过各协会召开的年会和平时的交流会,积极宣传一框券集的优点,解答券友的疑问,鼓励券友积极制作一框券集。也可以利用高质量的一框券集给券友欣赏学习,取长补短。
(三)搭建平台
大到全国券展正式设定分类评审的实施,有了这个平台才能激起券友的创作欲和参与度,才能利于一框券集的推广。小到各协会的负责人在协会内部搭建一个人人参与,互助提高的平台,对制作完成的一框券集,组织大家互相点评,共促提高。还可以利用互联网这个平台,举办专项的一框券集比赛,展示的一框券集,邀请资深券集制作者和各地券友点评。
通过以上分析,一框券集就像报纸上的小专栏,制作简单灵活,内容精简扼要,扣人心弦。一框券集的推广不仅很好的弥补了券展的诸多不足,还能激发券友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有利于门券收藏文化在现今的推广和普及。
参考文献:
[1] 膳书堂文化.集邮基础与入门[M].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2009.10.
[2] 王渭.一框专题邮集的缘起与前景[EB/OL]. http://www.cas.cn/wh/fkzt/ky1/whgc/200904/t20090414_2641176.shtml,2009-04-14/2014-05-10
[3]孙兴华.浅议一框邮票的普及与提高[N].四平日报,2014-3-4(4)
作者通信地址:(317100)浙江省三门县海游镇建民路99号
【审稿:胡保平,编辑:王建池】

编辑:王建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