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看国保(47)【甘肃兰州】—5个免费国保

江苏无锡:骆志方
显示日期2014-07-08;访问次数:611; 电脑端

 

1.  五泉山建筑群

 

    兰州市区的历史资源实在是乏善可陈,不足慰藉,如食之无味之鸡肋,属于国保党只刷数量不刷质量的范畴。兰州市区就有5个国保,且全部免费,这倒是全国省会城市中独一无二的。

    五泉山时隔多少年后再来,恍如隔世,对它的印象早已荡然无存。清早的山是兰州老头老太晨练的地方,蜂拥而至,形同庙会。大喇叭伴舞声铺天盖地,不绝于耳,本是一个树幽庙静之处,被骚扰成了娱乐公所。

    五泉山以“五泉”得名,但我上去只看见了“掬月”一泉。而国7的“五泉山建筑群”看资料是由25个建筑组成的,这“群”倒像个垃圾桶,大概是只要是山上的木头、石头、砖头都给装进去了,想必也是中气十足的建筑太少,捉襟见肘,有组团凑数之嫌。

    通走了一遍,我只对几个庙有所概念。地藏寺尚有点明代木构的残影,其他都是清至民国的作品。袖珍的嘛尼寺、光鲜的浚源寺、逼仄的文昌宫,实在缺乏亮点。倒是那个移进公园的金代泰和年间“皇帝千秋”的铁钟,体态庞大,造型圆浑,算是五泉山的镇山之宝了。

已免费无票,我收藏的旧票


2.  兰州八路军办事处旧址

 

    国保名录中“八办”共有7个,兰“八办”是我继重庆、洛阳、西安后去的第4个“八办”。它是由旧址和纪念馆组成,旧址是一个普通的民居四合院,规模远不如西安“八办”的七贤庄地主大院。

    10几年前兰州酒泉路扩建,将“八办”拆除,位移了30多米后重建,所以我看到的一切都是新的。设立“八办”多是以抗战爆发国共两党合作为前提的,1937年中共免费承用了这个山西王姓商人的房子,工作要务是营救流落在河西走廊的西路军将士。

    兰州在地理上是交通要冲,西能通盛世才之新疆和红色苏联,东能接西安、延安,所以兰“八办”无论是接待人员或传输物资是有必要设立的。这期间周恩来、王稼祥、任弼时、贺子珍、王明、林彪、胡志明等等人物都光临过。由于国民党的监控和干扰,“皖南事变”后,存在了6年的兰“八办”完成了使命。

    参观兰“八办”先得经过纪念馆,然后才能到旧址。里面有一谢觉哉雕像,又复原了谢觉哉夫妇、周恩来夫妇等卧室。通观一遍,甚觉无奇,只是一种红色记忆而已。

已免费无票,我收藏的旧票

 

3.  兰州府城隍庙

 

    兰州府城隍庙是国7,现在是兰州市第一工人俱乐部。这里由忠烈侯木坊牌、享殿、正殿等组成,这个明清建筑群规模还是蛮大的。可惜这里成了旧货市场,人员攒动杂乱无章,看的闹心拍的烦心。唯一让我记住的是那对精致的石雕花瓶。


4.  黄河铁桥

 

    镇远桥铁柱在黄河铁桥的旁边。当年的镇远桥是一座浮桥,两岸各有2根铁柱,中间系以铁缆,其功能有似于山西蒲州唐铁牛。现独存1根,高约3米,上面铸有大明洪武的年号。由于浮桥的不稳定性,才引发了在浮桥边建固定铁桥的想法,以达一劳永逸之效果。

    兰州黄河铁桥是兰州市区最早的国保,也叫“中山桥”,其建于清光绪33年(1907年)。全部建桥材料由德国海运到天津,再由火车、骡马转运至兰州,爬山涉水,实属不易。设计师为美、德2国工程师,2年后完工,耗银30.66万两。此桥是晚清实行新政,鼓励洋务的产物,也是一个惠民的功德工程。

    铁桥长234米,宽7米多,有6墩5孔,桥上飞架着5座弧形钢架拱梁,远观钢架,似碧浪起伏,轻盈而优雅。现在已禁行汽车,为老桥减负。现只能步行,成为一座景观桥。大桥已做防锈处理,并配饰有亮化彩灯。尽管它的使用功能减少了,但实际意义犹显。

我收藏的白塔山的旧票,主图有铁桥倩影。


5.  金天观

 

    金天观是兰州最大的道观,由4个建筑群组成,这些明清建筑现只有北院的玉皇阁、老子殿尚作为道教功用,其余兰州工人文化宫鸠占鹊巢。

    整个建筑被分割的支离破碎,游走其间,毫无景致之归序,杂乱无章,又兼有茶社、商店,一如城隍庙乱我心者多烦忧。里面倒是还能找出点看点,如参天唐槐、朱元璋14子肃王朱柍草书的《碧血碑》,以及左宗棠篆书的文天祥《正气歌》碑等等。





【编辑:崔艳红】


编辑:崔艳红

姓名:金志根; 时间:2014-07-08 05:23:23

欣赏了!有些省市的某些景点能评上“国保”,也许是为了搞平衡吧?

姓名:都兴水; 时间:2014-07-08 07:10:13

图片清晰,门票精美!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14-07-08 08:23:21

免费不一定是好事,新旧混搭容易消磨特色。

姓名:陶万春; 时间:2014-07-08 08:39:14

黃河水真黄啊!1999年从敦煌飞兰州,病在机场,无法去市內,错过了参观游览的机会。谢谢骆友补课!!!

姓名:李新建; 时间:2014-07-08 08:42:33

好游记,学习了!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14-07-08 09:03:50

五个国宝均免票,是收藏者的失望哦..................

姓名:王建池; 时间:2014-07-08 09:43:22

曾到兰州,五个国保仅仅造访了“中山大桥”。谢谢骆老师补课!

姓名:汪建峰; 时间:2014-07-08 12:22:21

拜读问候!谢谢骆哥的介绍……

姓名:郭林生; 时间:2014-07-08 15:16:27

欣赏了。

姓名:玲玲; 时间:2014-07-08 17:00:52

五泉山的泉,实在不敢恭维。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14-07-08 21:20:00

谢谢介绍。

姓名:马明言; 时间:2014-07-08 21:34:32

未曾到过兰州,谢谢介绍!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14-07-08 21:57:22

我有两种五泉山的门券,经骆老师介绍,方知是国保,看来得珍藏呀。

姓名:朱志刚; 时间:2014-07-11 15:42:45

拍的太清楚,漂亮了,养眼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14-07-13 14:29:08

1991年9月初曾去兰州参加全国首届职工集邮展览,由此也上过山,踏过铁桥,一晃23年了。

您的姓名
留言内容(不支持表情):
0/1024
提交

首页

搜索

电脑版

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