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7日,陕北民间红色革命历史纪念馆在榆林中赢文化广场落成隆重开馆。作为榆林市首家民办红色收藏馆,有馆藏珍贵文物5000多件,填补了榆林综合性红色革命纪念馆的空白。

榆林是革命老区,红色的土地,是陕甘宁边区重要的组成部分。民主革命时期有7219名榆林儿女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榆林人,对红色文化充满敬仰。榆林中学享有“革命摇篮”的美称,培养出了无数的革命志士仁人;绥德师范(省立四师)被誉为“陕北的上海大学”,于1924年建立党的组织,为陕北党组织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27年在这里暴发了“清涧起义”,为革命培养了无数的军事人才。陕北地方党组织领导人民群众经过不屈不挠的艰苦奋斗,建立了陕北革命根据地。可以说,榆林为中央红军落脚陕北、东征抗日、解放战争的转折作出了重要贡献,榆林红色革命演出了一台威武不屈的话剧,这些光辉业绩都高度地浓缩在“陕北民间红色革命纪念馆”里。
纪念馆主人、馆长薛骏富是横山县石湾镇人,是原横山县科技局退休干部,又是省收藏家协会理事,他说,“我是中共党员,对中国共产党及毛泽东主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有份特殊的感情,创办红色纪念馆实现了我多年的梦想。”为此,20多年来,从古玩城到深山老林,从朋友家到陌生人家都有他的足迹。他从北到南广泛征集,甚至不惜重金购买,件件都凝聚着他的汗水、心血,他把这些文物视为自己生命的全部。因为它们是在硝烟弥漫、战火纷飞年代的产物,是前辈们用血的代价遗留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应当非常珍惜。
纪念馆位于市区中心地段,400多平方米的展室,利用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共分10个展区,即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创立、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学习雷锋、文革藏品、党中央毛主席转战陕北、爱国将领杨虎城、黄土文化遗产代表藏品等,包括军用品、生活日常用品、图书报刊、人物图片、历史票证等。实物充盈,文图并茂,包罗万象,资料丰富,时间跨度大,收集范围广,珍贵文物多是其特色。生动地展现了党的创建和新中国的成立,追忆了中国革命建设的艰辛历程。
纪念馆的建设先后得到众多单位和热心人士的关注与支持。尤其是陕西中赢置业集团有限公司在场地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原青海省委书记黄静波先生题写了馆名,原榆林市委党史办主任任德存经常给予多方指导。在开馆仪式上,榆林市延安精神研究会、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分别为纪念馆授予“延安精神教育基地”牌匾、“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牌匾。同时宣读了刘志丹将军的女儿、原省人大副主任刘力贞女士和原省政法委书记、西安榆林商会会长霍世仁等人士的贺电贺信。这些都极大地激励鼓舞了馆主的建馆思维和敬业精神。
【编辑:王建】

编辑: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