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看国保(49)【安徽休宁】—齐云山石刻

江苏无锡:骆志方
显示日期2014-07-31;访问次数:1028; 电脑端

    佛教的四大名山我已经走完,道教也有所谓的四大名山即武当山、青城山、龙虎山和齐云山。去休宁的齐云山不仅能晃悠一个国保,而且道家的这4个我也就全部看完了,可谓一举两得。

     新安多佳山,黄山、齐云山为最。黄山是整体花岗岩山系,以怪石佳松夺胜,齐云山是丹霞地貌,两山色彩不同,展现的自然与人文景致也迥异,各有特质。黄山名高天下,天天人头攒动,齐云山则默默无闻,游人寡落,这恰恰是细细品读它的好机会。

    过明代建的登封石拱桥就进入行山道,树幽草密的深处,一切都还原了清静的味道。过5个亭即到山门。齐云山有2条古道,一条正德古道通往张三丰墓,一条永乐古道直达道观和摩崖石刻。凭山远眺,远山朦胧,近树含烟,横江蜿蜒似练,缠绕着白墙黑瓦的皖南民居,一幅好图景。

    齐云山石刻和碑铭现存有530多处,以端庄易识的楷、行书为主,兼有篆、隶书等,它们或大或小,或高或低,像立体的碑林,依附在红色的岩体上,遗墨飘香,煌煌然让山有了文化热度。年代以明为主,兼有零散的宋、清。明代的年款中,又以嘉靖、正德、万历3朝居多,这与嘉靖崇道有关。齐云山原为僧占,后佛退道进,演变成了道教名山。

    齐云山石刻主要分布在洞天福地、真仙洞府和紫霄岩三个地带。一段平淡无奇的山路行走,首先到的就是洞天福地,前有残破的大牌坊,青苔满壁,2个倒趴狮子面面相觑。此处有栖真岩、忠烈岩、寿字崖3处摩崖石刻,“寿”字石刻有2米多高,5平方米之多,是齐云山最大的单字石刻。

    继续向前,飞岩高耸,天门洞开,里面碑碣林立,摩崖琳琅,国保碑也立在这里。一走过一天门,顿时柳暗花明,真仙洞府的道观和石刻扑面而来,激情燃烧。回望山岩,丹霞的自然岩体发育和不断的侵蚀,让一天门形似大象,和鹰潭龙虎山的象鼻岩、桂林的象鼻山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真仙洞府拥有很多洞、宫,供奉的从观音、八仙、真武帝、18罗汉到龙王等,佛道同体,彼此共敬。这里几乎没有一块闲石,石刻见缝插针,林林总总,密密麻麻的布满了山体,形成了书法盛宴,看的人眼花缭乱如痴如醉。

    古人在陡峭不平的岩体上镌刻,其实是个不小的工程,书写的人表达的是心情和功力,雕刻的人需要传达的是神韵,两者相加,秀美的汉字让沉默的山不再孤单。

    走过真仙洞府又是一段乏味的行程,月华街的道观和民居混杂相处,商店、住宿、餐饮这些门脸充斥在山道两旁,一个乱。当年齐云山最大的道观太素宫正在如火如荼的重建,正赶上上梁,鞭炮狂响,青烟兀起,弥漫山间。

     太素宫只有门口的1只明代石狮子是它的见证,其他都在文革中被玩弄破坏。里面散落着很多石构建,当年有人看到了太素宫的材料,想在山下建个国朝太祖的纪念广场,结果拆完后发现,巨硕的石木料,根本无法搬运到山下,只得放弃。想想当年人家是怎样运到山上的,我只能说,几百年过去了,这帮人才的进化越来越蠢。

    整个齐云山石刻的分布就像乐章,从平淡的序曲到中段的激昂,再归于舒缓,最后达到高潮。跌宕起伏,在游走中非常调动神经的悦感,玉虚宫则是它最后精致的华章。

    玉虚宫背依紫霄岩,左边有一小池,从山上非线性的水流滴下,飞珠溅玉。前有许多明清石碑。宫是将明代正德年间的牌坊加以封闭形成的,3个牌坊一字排开,皆为楼阁式,左右2层,中间3层,飞檐下雕刻花翅,枋上有蛟龙、宫阙、神仙,翼鸟、云海等透雕,雕刻精致传神,一丝不苟。

    宫的右边就是齐云山最高的碑唐寅碑,其高7米多,碑下赑屃不是龟头而是龙首。此碑阴阳两面刻写,由6个人分别撰、书、刻完成。唐寅只是在阳面撰写了《云岩紫霄宫玄帝碑铭》一文,碑后刻有《紫霄崖兴建记》,书法上来说,我更喜欢《紫霄崖兴建记》,虽有点拘谨,但深得唐人法度,似闲庭信步,宠辱不惊。

    山是文的载体,文于山增色。大笔如椽耸壁为纸,彼此交融,相得益彰,这就是齐云山散发出的魅力。






【编辑:崔艳红】

编辑:崔艳红

姓名:金志根; 时间:2014-07-31 06:02:27

看了文章,我也游览了一回齐云山石刻。谢谢骆老师!!!

姓名:崔艳红; 时间:2014-07-31 07:07:21

喜欢骆友的文风,谢谢了!

姓名:都兴水; 时间:2014-07-31 07:37:18

文章很美!石刻很美!门券很美!

姓名:陈捷; 时间:2014-07-31 07:42:14

照片的色彩非常漂亮!!!

姓名:王建池; 时间:2014-07-31 07:55:34

每每欣赏,均受裨益。谢谢骆老师!

姓名:张友仁; 时间:2014-07-31 08:34:34

一篇通俗易懂、辞藻华丽、哲理富含、文风精炼的简介式游记,喜欢这样的文章,深受其益。

姓名:郭林生; 时间:2014-07-31 08:54:35

图文并茂,美!

姓名:陈明新; 时间:2014-07-31 09:36:23

名不虚传,值得一看!谢谢介绍!!

姓名:钱宝林; 时间:2014-07-31 09:37:45

读骆师文章,华丽不失质朴。观骆师雅照,虽未亲临却置身于斯。图文券引我如仙境,骆导游说若甘泉品茗。谢谢!

姓名:王忠雄; 时间:2014-07-31 11:41:42

好文章!赞!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14-07-31 14:13:47

跟着骆友游齐云山,文佳图美。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14-07-31 16:18:08

山演华章碑增色。

姓名:penj; 时间:2014-07-31 18:09:23

谢谢介绍!!

姓名:胡东华; 时间:2014-07-31 18:18:26

美不虚传!谢谢介绍。

姓名:顾宗玲; 时间:2014-07-31 20:01:48

跟骆老师重游齐云山,美文美图,美好享受。谢谢!

姓名:李新建; 时间:2014-08-01 07:45:56

好文章,喜欢!

姓名:王敬芬; 时间:2014-08-01 18:41:32

视觉享受,图文并茂,门券也很美!谢谢骆老师!

您的姓名
留言内容(不支持表情):
0/1024
提交

首页

搜索

电脑版

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