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
姓名:张健为; 时间:2008-01-23 15:30:55;
杨帆友您好!“色彩的冲击力”此文甚好!建议:1、延续下去,是个好专题;2、力争做到一组券、一段文字讲述一件事;3、文字再精炼一点、门券再饱满一些;4、门券色彩选择再丰富一下、赤、橙、红、绿、青、蓝.........。予祝成功!
姓名:杨帆; 时间:2008-01-27 08:02:39;
张主任:您好? 感谢您的鼓励!
一知半解,拙见浅薄,令您见笑.
色彩对我的感动,当追溯到上世纪六十年代.著名画家钱松岩的作品国画<红岩> , 以朱红为基本色调, 整幅画呈现夺人心魄的红色.教育意义十分深刻. 一本画册的封面就采用了此画.此画带动了中国山水画用色技法的改革.
也是色彩和线条的生动引导,我在2004年走进券藏大门,最县挑动写此文的因素,就是白公馆和渣滓洞的门券,虽然面幅很小,却有感染力度. 白毛女的演出券也出自重庆. 这让我对重庆的美术家\设计师顿起敬意.说明重庆的文化艺术水准之高.
我愿意就这个专题继续写下去,也特别希望得到您的支持! 谢谢!
姓名:張健为; 时间:2008-01-27 14:54:20;
杨帆友:期盼着你的成功!“色彩的冲击力”专题的制作很有意义!我想随着这个专题的诱导性收集相关门券,可否将该专题相对旡止境的延伸,自已的藏品作品可以不受贴片数量限止,参展时重点选择一下即可。真盼望友成功!您也提示了我从另一个角度整理和创作专题哟。
此外还有一杦与“白毛女”券同样风格和尺寸的“雷雨”券,你如需要可将祥址告我,为你寄上补遗。
姓名:; 时间:2008-06-11 14:22:35;
杨帆先生: 本人迟钝,拜读良机险些错失,我极看重你的评述,概因思想深刻,容未来当面赐教
姓名:于国琪; 时间:2008-06-11 14:30:43;
杨帆先生:望告邮箱号码,以便回复.
姓名:王建池; 时间:2008-06-11 16:33:54;
于先生,杨帆先生的邮箱:yangyangmanman@sina.com。特告知。
姓名:于国琪; 时间:2008-06-13 10:09:15;
谢建池,又拜读杨帆"博弈"大文,可是了的,向杨老师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