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日期2008-01-22;访问次数:1231;
电脑端
色彩是绘画艺术、摄影艺术传达情感的重要元素,是最易为观赏者理解、接受、共鸣的表现手段。色彩是人们认识门券、欣赏门券、评价门券的重要依据,是获取门券形式美必不可少的要素。马克思说:“色彩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
所谓色彩美,是指各种颜色及其浓淡变化在门券上的配置,这种配置不仅逼真地表现出景区、景点、展览品的轮廓、形体、体积、质感、量感,而且及其细致地反映出丰富而强烈的情感意蕴。
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家刘勰说:“物色之动,心亦摇焉。”说的是:色彩能引起人生理和心理的感应并由此触动人的情绪。在生理上,不同色彩会给人寒暖、远近、轻重、虚实、宽窄、大小、厚薄、强弱、硬软、动静等不同感觉。如红橙黄等暖色给人以温暖、亲近、运动和膨胀的感觉,而青、绿、蓝、紫等冷色给人以寒冷、遥远、静止、收缩之感。在心理上,色彩会激起人不同的情感反应。或激动,或平静,或忧郁,或欢乐。一般说,暖色会引起人激愤、高亢、热烈的情绪,冷色会引起人庄严、肃穆、凄凉的情绪。而人们将色彩与相关事物相联系,就会产生感情上的联想,于是色彩就往往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
18世纪以来,西方一些画家把色彩和谐比作音乐的调式,发明了“色调”一词,也就是说,色彩的构成变化犹如各种音符和各层次的音阶组成一定的旋律和节奏,变化无穷。凡是有艺术匠心设计的门券总要有一个基本色调来统一整个画面,这个色调是色彩的整体效果,给人以总的感受和印象。
笔者特别赞赏手中几枚色彩极具特点的门券。愿意和券友一起“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1、2007年北京故宫使用的一种数码信息防伪门券。
券面采用两种基本色调做背景。左侧大红,右侧一种为深蓝色,一种为紫色。故宫太和殿建筑置于券面的下端。 上部空阔辽远,不用蓝天白云的写实摄影,只用一种冷色调的单色,暗示历史的天空,似乎有神秘的感觉与声息,让观赏者心中升起关于空间的幻觉,仿佛那里面回荡着深邃历史的回响。那金色的造型如钟如玺的宫字,和那五彩的海水卷云纹,明白地告诉人们这里曾有过的权力与富贵。而那沉沉的色彩如同舞台上的大幕把一切娱乐升平与刀光剑影都遮蔽得严严实实,留给你的只有沧桑变换的想象……
2、重庆白公馆、渣滓洞面幅较小的早期塑料质门券。
用红黑两色,形成强烈反差。通过黑色表现当时反动统治的黑暗,红色象征着革命者和革命斗争。是“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为有牺牲多壮志,刚叫日月换新天”革命意志的颂歌。
看门券,《红岩》描写的场面如在目前,我们的思绪已飞回到黎明前的黑暗时刻,似乎感受到那种让人喘不过气来的压抑。耳边响起革命者带着镣铐唱响的国际歌声,同时,让我们感到黎明的曙光即将照耀山河,许许多多烈士的鲜血流淌,终于淹没蒋家王朝。 血与火的壮烈也搏动着我们自己的生命、血液,引起我们激动、昂扬和前赴后继的勇气。
3、 白毛女芭蕾舞剧演出券
这是一枚上海芭蕾舞团在重庆劳动人民文化宫的演出入场券。空广的画面一片灰黑色调,右下角是一个浅灰色白毛女的舞姿。那舒展的肢体、昂起的头,似在抗争,似在呼唤,似在寻觅,似在哭诉…… 画面的寓意:用灰黑色描绘旧社会黑沉沉的天, 穷苦的农民在三座大山沉重的盘剥压迫下,苦苦地挣扎 。有一首歌,唱到:“旧社会,好比是,黑咕隆咚的苦井望不到天……妇女生活在最下边……”画面十分简洁,一目了然。灰色,一般画家不轻易使用,这样大面积的使用更少见。但是惟有《白毛女》这样的主题,用得恰到好处,为演出剧目的主题思想起到了诠释作用。
4、刘少奇百年诞辰纪念展览券
整个画面一片深红色,主题人物为穿着大衣的刘少奇全身像,是黑白摄影,只占居券面不足三分之一长度。大片的空间使人物显得很小。视觉中空荡荡,孤单单,身前身后无余物,似乎有一种无形的压力。这就是一个国家主席,轻轻而来,悄悄而去。红色昭示的是一个伟人的贡献,黑色昭示的是他的悲惨际遇。他很平凡,因而也遭遇了平凡人被迫害时难以逃脱的悲惨。他又很伟大,所以人们要纪念他。掌声和囚禁给予了同一个人,也许这是命运,也许是其它。这红黑两色和这空间留给人诸多想象,思索的天地。这是一个民族特定历史时期的悲哀,一个人类关于权力的永久的话题。在缅怀与追忆之外油然而生的是感慨与惋惜。
5、白帝城早期2元券
这是一枚让观赏者产生愉悦的券。设计者别出心裁,只用黄、橙、棕,三个色块一个色点,创造了“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的意境。给人以轻快、轻松、舒畅、舒服的感受。没有任何线条的勾勒,没有浓淡深浅的变化,简单到不能再简的程度,而层次清晰,诗意毕见,这是用简化手法表达主题非常成功的例子。这枚门券纸质普通,券面较小,品相也不太好,却让我很喜爱。
以上几枚券都使用大色块,在二维平面化空间静态地实现情感的表达,运用色彩对比,色彩照应,有强烈的装饰性和象征性,使门券产生震撼人心的视觉冲击力。这就是一枚好的门券设计使旅游在时间、空间上延伸的教育作用。
笔者涉入券坛日短,券品甚微,却也常常为某些券品的色彩而感动,开券心绪难平,掩券犹不释怀。 想那些券藏大家,面对丰富的门券佳作,该有多么令人钦羡的精神享受啊!
杨帆写于2008年元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