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人访谈(集券九问)—— 吴士育 专访

浙江三门:陈捷
显示日期2014-09-23;访问次数:1269; 电脑端

嘉宾简介

吴士育,1940年出生,浙江诸暨人,中学教师,现已退休。爱好旅游、摄影、收藏、写作。收藏广泛:门券、邮品、钱币、纪念章、旅游纪念手帕等。90年代开始集券,退休后专项收藏,现已成为主要生活内容。至今收藏门券约三万余枚,主集:人物、北京券、博物馆、世遗、百爱及个人兴趣券。现有30多个专题,100多个专题册。参加过两次门券展,曾在各种收藏报刊发表文章百余篇。收藏事迹被大兴电视台、《大兴报》等媒体报道。

 

雨  人:吴老师您好,很荣幸在浙江省第16届门券交流会上和您相识,非常感谢您能接受我的采访。

吴士育:雨人好!有幸在杭州与您相逢并居一室晤谈,我感到很高兴,也很荣幸。久闻您是采访记者,并在券研网拜读您的专栏文章,您为传播门券文化作出很大的贡献。我也非常乐意接受您的采访,共同繁荣门券收藏活动。

 

雨  人:您过奖了。当初您是什么原因喜欢上门券收藏的?

吴士育:我自幼喜爱收藏,记得1952年在上海读小学的时候,就开始集邮了,一直坚持到退休后,我才把邮品全都移交给我的女儿。我收藏广泛,曾收藏中外各种名著、传记,各种邮品、钱币、纪念章,以及各种旅游纪念品,如旅游手帕,我至今珍藏300多方。至于收藏门券,是因为后来当了教师,寒暑假经常外出旅游,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一张张门券非常漂亮,就留作纪念。从那以后,我就开始留意起各个地方的门券,发现有的门券文化内涵非常丰富,有的非常诗意……从此,每次旅游我都会有意识的收集景点的门券。在退休后,决定专项收藏门券,现在旅游、摄影、收藏、业余写作已成为我晚年的主要生活内容了。

 

雨  人:在您众多藏品中,您最喜爱的是哪张(套)门券?旅游纪念手帕是特殊时期的一个产物,现在很少见到了,请展示下您的收藏吧!

吴士育:我有一本自称“ 珍稀门券册”,收藏我自认为比较喜爱的门券,如人民大会堂的请柬,一张文革时的串联乘车证,一套中南海参观券和一套北京猿人遗址塑料券。因为这些券淘来不易,非常难得。

旅游纪念手帕是一种特殊时期的旅游产品,现在确实很难见到了。有幸的是我在当时外出旅游的时候,一方一方买下来收藏的,现已积存300多方了,我认为这很珍贵,现展示一方供大家欣赏。

 

手帕式峨眉山导游图

 

雨  人:您的门券以量大,价格便宜在券界得到众多券友的好评,请谈谈您的收藏渠道吧!能否和大家分享下您收藏道路上的一些难忘经历?

吴士育:谢谢您的夸奖。我集券十多年,确实收藏了数以万计的门券。因为我不以门券来图利,所以和人交流本着以券会友,共享券趣的原则,尽量以量大,价格便宜使对方满意。再者我身居京城,有较丰富的券源,我每周都去报国寺和潘家园,或换或买,有投入也有产出,用京券换得众多外地券,也让大气精美的北京门券走向全国各地,让大家共享。

几十年的收藏道路充满着愉快和艰辛,同时也令人感慨万千。选择收藏确实使我的人生丰富多彩,如我在大兴七中任职时,我举办过收藏讲座,引发了众多学生和我一起收藏邮品、钱币和门券。我因集券结交了全国各地数以百计的券友,至今保持常年通信交流的有五、六十人,且都成为知心好友,平时通信不仅交流门券,还畅谈生活和心得,逢年过节能收到大量的贺卡和各种土特产品。我每周都要去报国寺和潘家园,所以每周都有新券进账,许多亲友知道我集券,会把各种门券送给我,门券虽小,但使我感到其中蕴涵着深厚的情谊。

 

  您收藏门券这么多年,请告诉大家,通过门券,我们能读到什么?

吴士育:我个人认为,收藏门券实质上是一种文化行为。一张张门券蕴涵着政治、经济、历史、地理、人文等知识。通过集券可以增长多少知识啊!集券要懂得集券知识,如门券的分类,研究券品,订阅门券刊物,发表集券感悟。参观券展,参加全国各地门券交流会,或者上门券收藏网站浏览信息,这些都是文化活动。更何况我们每个人的专题册,用一张张门券来反映我们的情趣爱好、文化修养及艺术鉴赏和价值取向。

收藏门券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特色活动,是改革开放带来的这一奇特现象,没听说过哪个国家有像我们这样一支庞大的集券队伍。中国的门券也是世界上最美的艺术品之一,它体现出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民族特色。

 

  在收藏门券的同时,我们也是一名保管者,作为它的保管者我们应该怎么做?

吴士育:保管门券反映收藏者的文化水平和兴趣爱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题,这专题既与券源有关,更偏向集券的钟爱和价值取向。我把人生的经历,集专题作为人生的纪念册,每年发生的大事,如08年奥运会、09年国庆60周年、2010年上海世博会等逐年成专题;人物专题把名人如:毛、刘、朱、邓、孙、宋和鲁迅、雷锋等都单独成册;身居北京,我又按区县,按世遗单独系列集册。个人爱好如名山、桥塔、航天、名花、沙漠骆驼等集成专题册。集券有趣,券集更有趣。

 

  :您74岁高龄了,还依然不知疲倦的坚持参加各地门券交流会,这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是什么支撑着您?收藏在您生活中是一个什么样的地位?

吴士育:这几年,我每年都安排外出参加各地的门券交流会,如2013年参加南京、石家庄、太原、无锡四次交流会。今年上半年参加南京、杭州两个交流会,下半年争取去衡阳参加全国十八届券展。我感到每次外出都会有很大的收获,如会友、交流、旅游、参观展览等,可谓是一举多得。特别是和一些平时经常通信的券友,在交流会上见面,既交流门券更畅谈友谊,感到格外的亲切、和谐、愉快,所以外出交流我总是高兴而去,丰收而归。虽然辛苦但很开心,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增进了友谊、丰富了阅历,何乐而不为呢!

多年的门券收藏使我坚信,这项业余爱好是我正确而又无悔的选择,它丰富了我的晚年生活,愉悦了我的心情,广交了各地的券友,从门券中获取知识。现在集券活动已成为我生活的主要内容,每天和各地券友通信交流,每周要去报国寺和潘家园,每年要外出到各地参加交流会,我还订阅了6种门券刊物,每月有文章发表,每次外出旅游集券又成为一项任务,感到生活真是丰富多彩,精神生活也非常健康充实。

 

  近几年,几位北京的资深券友相继离世,他们的藏品去留成为大家关注的话题,请您介绍下如何做好门券收藏的传承?

吴士育:百岁藏家王殿扬老先生去世后,他家人曾到报国寺咨询如何处理他留下的门券。北京两位姓赵的藏家先后离世,他们丰厚的门券资料如何传承令大家非常关注。我个人认为最好是由他们的儿女继承,不要轻易处理掉,当然最好的办法是像常州的藏家王秋生开办博物馆,捐献自己的全部藏品,给大众参观。或者让其他门券收藏者收购他们的藏品,千万别人走了,门券也废了,那样是多么的可惜啊!

 

  北京的收藏氛围怎么样?哪些问题是当今急于解决的?

吴士育:北京有数以百计的门券收藏爱好者,每月参加门券交流的也有数十人。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现在缺少有人组织,一年四季连个正规的活动场所都没有。我身在北京,但非常羡慕外地红红火火的集券活动,每年有交流会、展览会,有许多奉献精神的领头人、组织者、办报者。每月第四个周六,是北京券友的活动日,完全是自发、自由、自主的活动,大家都很感叹京城拥有丰富券源的同时,但是集券活动缺乏组织和领导者,这就是当前现实,也是当今急于要解决的困境。

 

  :为了让门券收藏能朝着健康的轨道发展,上述问题该如何解决?

吴士育:我殷切的希望北京收藏家协会票证专业委员会的领导能把北京集券活动重视起来,制定计划,安排活动,有固定的场所,有专人负责。而且每年能组织举办展览和交流活动,能有一份北京的报刊,外地券友来北京能有人接待。作为首都北京,集券要走在前列,我也愿意为北京集券活动作出我力所能及的贡献。我想纵观全局,门券收藏能朝着健康的轨道发展,一要壮大集券队伍,让更多的人参与这项收藏活动;二要做好门券的传承工作;三要协调各地的集券组织。

 

雨  人:您讲的这三点也是大家今后共同努力的方向。在节目最后,再次感谢您能接受我的专访!祝您身体健康!

吴士育:感谢雨人给我这样一次访谈的机会,让我啰嗦谈谈自己集券的感慨,一孔之见,不妥之处恳请大家谅解。浙江是我的老家,我会常去浙江做客的,后会有期。再见!

与采访嘉宾吴士育老师合影

        鸣谢:文稿成形,还得感谢北京券友崔艳红女士提供部分照片,在此诚挚感谢!


编辑:陈捷

姓名:金志根; 时间:2014-09-23 06:06:13

门券本是一项下里巴人的大众收藏,有些免费得来的票也不能卖价太离谱。这一点我很佩服和欣赏吴老师,他虽然也卖票,但确是平民价格。

姓名:曲克彬; 时间:2014-09-23 07:19:53

集好券,做好人,敬佩吴老师,向吴老师学习!

姓名:龙小平; 时间:2014-09-23 07:35:33

敬佩吴老师,向吴老师学习!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14-09-23 08:29:53

久闻大名,无缘晤面,今听先生侃侃而谈,感慨良多!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14-09-23 08:38:33

藏家的本份,集券的箴言。

姓名:郭林生; 时间:2014-09-23 08:58:59

敬佩的吴老师向您问好!

姓名:钱宝林; 时间:2014-09-23 09:02:50

谢谢雨人访谈,敬佩吴老师!

姓名:罗本舜; 时间:2014-09-23 09:09:20

向吴老师学习!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14-09-23 09:33:20

向吴老师问好!愿北京的门券收藏为全国带好头。

姓名:刘国庆; 时间:2014-09-23 09:45:14

向吴老师致敬。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14-09-23 10:02:03

爱好广泛,待人诚恳,笔耕不缀,屡见嘉文,问候吴老师!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14-09-23 10:26:53

十八届展未见到吴老师,向吴老师问好!

姓名:沈剑勇; 时间:2014-09-23 10:37:22

曾经荣幸与吴老同居一室,向吴老问好。

姓名:任文奎; 时间:2014-09-23 11:19:14

向吴老师问好!今年在南京交流会和我住在一起。

姓名:王建池; 时间:2014-09-23 14:28:41

吴老师是券研网的鼎力支持者,在券研网召开的第一、第二届座谈会上,我都代表编辑部由衷的表达谢意!!!

姓名:王建池; 时间:2014-09-23 14:32:39

吴老师是我个人集券的良师,从藏德上树榜样、从藏品上多支持。愿吴老师健康长寿!!!

姓名:吴士育; 时间:2014-09-23 15:27:42

谢谢各位的鼓励和美言!愿和大家一起搞好集券活动,共享券乐!向各位问好致意!常联系多交流。

姓名:陈明新; 时间:2014-09-23 15:46:36

祝王老师健康长寿!

姓名:李新建; 时间:2014-09-23 15:54:36

谢谢雨人访谈,敬佩吴老师!

姓名:徐彬; 时间:2014-09-23 16:11:14

两个浙江精英!

姓名:都兴水; 时间:2014-09-23 17:08:08

很早与吴老师相识,很遗憾在衡阳没见到吴老师。向吴老师问好!

姓名:王敬芬; 时间:2014-09-23 18:54:43

敬佩吴老师对北京集券活动提出的建议,愿北京的门券收藏为全国带好头。

姓名:杨新渝; 时间:2014-09-23 18:54:53

向王老师学习。在北京报国寺见过面。

姓名:彭水珍; 时间:2014-09-23 19:43:31

向吴老师问好!祝您健康长寿!

姓名:王继平; 时间:2014-09-23 23:39:12

我与吴老师通信多年,他总是付出多,奉献多,但不求回报。是我值得尊敬的老师与朋友!

姓名:赵中亚; 时间:2014-09-24 10:04:02

吴老的票价很合理,我在太原交流会感受到了,谢谢。

姓名:龙庆丰; 时间:2014-09-24 10:46:24

向吴老师问好,顺祝安康!

姓名:顾宗玲; 时间:2014-09-24 17:19:25

祝吴老师健康、快乐!

姓名:胥昌同; 时间:2014-09-24 21:40:35

文章写得不错嘛,吴士育老师也是我的老朋友啦,他待人诚恳,乐于帮集友们寻票,值得大书一笔。下次寄信时,我会送给士育友一张刚刚得到的电影手帕。本文如果作者同意,《门票寻踪》愿意节选刊登。谢谢陈捷!感谢券研网!

姓名:王丽荣; 时间:2014-09-24 21:43:44

感谢雨人访谈,敬佩吴老师!

姓名:胥昌同; 时间:2014-09-24 21:47:38

电影《亲爱的》非常值得一看,她与爱情无关。是近些年难得的一部佳作,预计本月底在全国上映。导演:陈可辛,主演:佟大为、赵薇、黄渤。上周成都首映时,电影公司送给每一位媒体观影者一张特制的手帕,设计还很有特色哦,仅得到一张,愿送给士育友收藏。

姓名:马明言; 时间:2014-09-25 06:55:53

吴老师很关心北京券界活动的开展,本次访谈又提出了北京存在的问题和很好的建议,值得有关方面认真考虑与采纳,把北京门券组织健全起来!向吴老师致敬!

姓名:吴士育; 时间:2014-09-25 10:02:14

感谢胥主编!老朋友老券友请多指正!

姓名:崔艳红; 时间:2014-09-25 14:26:17

北京目前的状况,我们很无奈。吴老师敢于直言,敬佩! 谢谢吴老师!

姓名:邵根琪; 时间:2014-09-26 10:49:37

在南京交流会上得到吴老师的指教,收获很多北京票票,难以忘怀。由衷的谢谢吴老师!

姓名:张占芝; 时间:2018-09-06 19:36:26

敬佩吴老师!

您的姓名
留言内容
0/1024
提交

首页

搜索

电脑版

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