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访古之旅(4)定州篇
程 涛
10月3号我早早便起床了,研究了下定州市区的地图再结合出行前大家给的建议,自己设计了一条比较合理的游览线路:开元寺塔---晏阳初旧居--定州贡院--定州博物馆(文庙)--清真寺--中山汉墓。

初秋的早晨,北方多雾,我不幸也赶上了,但愿不是雾霾,走着走着,朦胧中隐约看见一座古塔耸立在一个空旷的广场上,走近一看:定县开元寺塔,没错,就是它了!中华第一塔果然不是浪得虚名,如果是晴天,阳光明媚,我想在几公里之外,开元寺塔都是在视野范围内的,不过能在这样若隐若现中观塔也是一种难得的意境,塔依然挺拔高大,依然让第一次看到她的人心驰神往,充满敬意。
8点半景区才开门,时间还早,我便往南走,先看看那里有南门--迎泰门。

当第一眼看到定州古南城门的时候,它宏大的气势超出了我的想象。不是因为它比各个古都的那些城门更为高大,而是因为一个县级市竟保留下一座如此规模的古城门,真的是一个奇迹。
定州古城,曾经的“九州咽喉地”,岁月为她留下了众多的史迹。周长13公里的定州城墙,原有“观海”、“望恒”、“迎泰”、“展辰”东西南北四座城门。由于积年战火的毁坏和人为因素,如今仅剩下这座叫作“迎泰”的南门和少量城墙了。现在的定州南城门,建于明洪武初年(1368年),为河北省文保单位。

登上城门楼,大殿内已是空空如也,地上残留着游客丢弃的垃圾和鸟粪,够荒凉的了,想必是经年累月出于无人管理的状态中了,以前见过一种面值5元的门票,只是我还未曾收集到,现在门口依然挂着5元门票的牌子,只是形同虚设而已,只有我们这些热爱古建筑、想收集点门票的人才会来此地踏访。
看看表8点45了,折回头去开元寺塔,现在景区使用四种门票,分别是登塔票(半价15元、全价30元)、非登塔票(半价5元、全价10元)。

登塔票,出于安全和古建筑保护的考虑,现在只可以登至七层!

参观票,无法登临,全价10元,半价5元。

在塔下人显得那么渺小,要想观塔,只能抬起头,我想这也是对塔的一种仰慕和膜拜吧!“中华第一塔”由我国著名建筑专家罗哲文先生所题。罗老生前对此塔的保护、研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这块石碑由他题写无形中寄托了对他的哀思和怀念之情。
开元寺塔是世界上现存最高的砖木结构古塔。塔全部为砖木结构,平面八角形,十三层,高84.2米,平面由两个正方形交错而成。比例匀称,外观秀丽。塔有四个正面辟券门,其余四面设假窗,雕几何形窗棂;塔内每层均有梯级,两层之间形成八角形回廊。塔内有佛龛、彩绘。当年,宋辽对峙定州处于宋国北疆,军事地位十分重要,宋王朝为了防御契丹,利用此塔了望敌情,故此塔又被称为“料敌塔”。
出景区的开元寺塔广场,往东走100多米,便到了平民教育家晏阳初先生的旧居了。这里保护的还好,可惜不让游客参观,只能拍张照留作纪念了。

再往东走看到了“定州贡院”的指示牌了,顺着指示牌的方向的草场胡同往北走300米便是定州贡院了。

定州贡院始建于清乾隆三年(1738年),道光十四年重修,占地10余亩,是我国唯一保存较好的封建王朝科举取士的场所。原建筑布局为中轴式东西对称的建筑形式,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坐北朝南依次为影壁、大门、二门、魁阁号舍、大堂、二堂、后楼等主要建筑,东侧武场区原有演武厅文昌宫、后宫等建筑,每座建筑自成院落,院落间按使用需要或多或少地建有一些附属建筑,大门外还建有兵房,执事仪仗房等以壮观瞻,整个建筑布局有张有弛,富于变化。由于年代久远,现仅存影壁、大门、魁阁号舍、大堂、后楼5座建筑。2001年06月25日, 定州贡院作为清代古建筑,已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这便是主体建筑魁阁号舍了,门票图案也是选取了此处景观作为票面主图。

这里和大家说个让我哭笑不得的事情,在售票窗口我买好20元的票后来到检票处,只见检票员拿个打孔机干净利索地在票面下方打了个孔,原以为他会将这枚打孔票给我,谁知他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副券撕去,结果成了这副“模样”,还好,我已托朋友收集到此全品票,要不非要和他好好理论一番,打了孔还撕副券,这不是多此一举嘛!

定州博物馆是我去的第四处景点,现在是依托定州文庙原址所建,位于定州市城区中部,始建于唐大中二年(公元848年),是供奉孔子的场所,河北省保存最完好的文庙古建筑群,现已是第七批国保单位。文庙建筑气势恢弘,院内苍柏林立,花草相依,环境幽雅。

文庙内著名的“东坡双槐”,传说是宋代大文苏东坡在定州做父母官时亲手杆下的,现在仍然枝繁叶茂,葱
郁古朴。

这里的门票还是老面孔,票价10元,相信收集孔庙专题的券友应该都有了。

定州清真寺始建于元代至正八年(公元1348年),为坐西朝东四合院式建筑,由垂花门楼、南北讲堂、正殿组成,经历代重修保留至今,其后窑殿仍然保留部分元代建筑形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砖无梁殿结构,2013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天可能里面有活动,我就没有打扰穆斯林了。
看完定州开元寺已是中午11点半左右了,此时已是饥肠辘辘,路边买了2个驴肉火烧,继续下面的也是最后一个景点----中山汉墓。

中山汉墓位于定州市政府北约100米的一个巷子尽头,当地人俗称“靖王坟”,他是西汉第八代中山王刘兴的墓,在定州市所有的王墓统一叫做汉中山王墓,属于一座王侯级别的墓,2001年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墓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西汉初年,定州为中山郡。汉景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54年),分封皇子刘胜为中山国第一代国王,建都卢奴(今定州市),从此开始了两汉十七代中山王长达三百多年的统治。中山王死后,除靖王刘胜墓在满城县外,大部分都葬于定州境内。墓室保存完好,墓室结构如下图:


通过甬道进入墓室内,阵阵凉意隐隐袭来,墓室内空无一人,湿气很大,阴森恐怖,我甚至可以听到自己的呼吸声,整个墓室基本只剩下些坛坛罐罐,而且都是复制品,这里早年曾被盗过。

后室原是摆放棺椁的地方,棺椁内有玉衣、钱币、铜剑、金箔等,相当于主人生前的寝室,这件也是复制品,没到5分钟我便从地宫出口出来了,主要是想了解下墓室结构而已。

这是墓室顶部的封土堆,据这里的工作人员介绍,定州有近千座汉墓,只是出于保护或技术原因暂时很多都没发掘。一个个谜团还要等到后人去慢慢解开了。

现在票价5元,不知为何门票上印有拾元的票价。
看完定州市内几处国保后,按计划我乘坐下午2点15点的火车到保定,出了火车站,坐1路公交到保定汽车站,又马不停蹄地乘坐到易县的大巴车,经过大半个下午的来回奔波,终于在晚上7点到达易县清西陵文物管理处,在这里上班的赵兴坤券友已在此等候多时了!

晚上我们二人共同探讨了清西陵各时期门票的使用情况,他给我明天清西陵的游览指点迷津并赠送了几本清西陵旅游书籍,再次表示感谢。
请关注下一篇——“易县篇”!
【编辑:王建池】

编辑:王建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