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0月24日《襄阳晚报》上得知《刘庸之临摹永乐宫壁画展》在襄阳市体育馆展出的消息,我乘从宜城回到襄阳的两天中,25日抽时间专门到体育馆观看展览,观之令人震撼,观后感触良多。

画展广告 注明“公益展出 免费观展”
永乐宫(又名大纯阳万寿宫)在山西芮城,始建于公元1247年,是为了纪念八仙之一的吕洞宾而建,共用了110多年才修建完工,是现存最大的元代道观。永乐宫原建在芮城县城以西的永乐镇,1959年由于修建三门峡水库,历经5年搬迁到芮城县城北现址。

我收藏的永乐宫门券
除了风格特别的元代建筑,永乐宫壁画是中国古代壁画的奇葩,精美绝伦,整个壁画共有1000平方米,分别画在三清殿、纯阳殿和重阳殿里。
代表作就是主殿三清殿中的《朝元图》,表现的是玉皇大帝和紫微大帝率领诸神,朝拜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太上老君的情景,它是中原地区现存画技最高、画面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绘画精品。是我国绘画史上的重要杰作,在世界绘画史上也是罕见的巨制。殿内壁画全长94.68米,分别画有8位身高3米的主神,围绕主神,290位神仙重叠地排成四层,组成长长的行列。在神仙行列中,有肃穆庄严的帝君,仙风飘逸的仙伯、真人、神王,有威武骠悍的元帅、力士,有清秀美丽的金童玉女。对画中人物的刻画,是壁画最成功的部分,各位神仙,姿态各异,各有特征,表情生动,衣冠服饰等绝无雷同。


临摹的《朝元图》局部
纯阳殿的《纯阳帝君神游显化图》所描绘的是吕洞宾一生经历的故事,由连续性的52幅组画组成。其中每幅约16平方米,画中内容以现实生活为背景,有宫廷、殿宇、庐舍、茶肆、酒楼、村塾、医馆、舟车、田野、山川,九流三教,山水人物,描绘了宋元时代的社会风貌。


临摹的《纯阳帝君神游显化图》局部
重阳殿壁画《七真人画传》描绘的是全真教创始人王重阳一生的传奇故事,构图及画风与纯阳殿相近,由49幅连续性的画面组成,各部分之间以山、石、云、树相隔。一幅幅画面是当时中国社会生活的缩影,平民百姓的梳洗、打扮、吃茶、煮饭、种田、打鱼、砍柴、教书、采药、闲谈;王公贵族、达官贵人的宫中朝拜、君臣答理、开道鸣锣;道士设坛、念经等各式各样的动态跃然壁上。


临摹的《七真人画传》局部
刘庸之,姓刘,名勇,字庸之,襄阳人氏。父好书画,母喜诗词,幼承庭教,酷爱丹青。曾就学于湖北艺术学院,后进修于中央美术学院,求教于各位名师。1994年刘庸之来到永乐宫,看到宫内的壁画,感到震惊,决心临摹。
1998年,刘庸之辞去云荷画院院长职务,进驻永乐宫,陋室淡饭,含辛茹苦;耐得寂寞,潜心临摹,至2014年1月,终于临摹完成永乐宫三大殿(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全部壁画并装裱。其间开支近百万元,全部自费,主要来源于亲人的支助。而此次展览又免费参观,表现出刘老师继承、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无限热情和崇高精神。
据介绍,永乐宫搬迁时,中央美术学院曾组织80余人的师生团队临摹了一套壁画稿,现存故宫博物院。而独自一人临摹完成永乐宫全部壁画,刘庸之为第一人。刘庸之计划把“临摹永乐宫壁画展”办到全国各地,并准备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
此次展出的临摹永乐宫壁画,包括长97.07米,宽4.66米的三清殿《朝元图》;长61.22米,宽4.20米的纯阳殿《纯阳帝君神游显化图》;长61.25米,宽4.20米的《七真人画传》,总重量达千斤。全部作品铺满了襄阳市体育馆看台下的环形展墙,宏观场面浩大,构图宏伟,气势磅礴,慑人心魄;细看用笔细致,技法精湛,比例严谨,姿态生动。

展览大厅

踊跃的观众
我参观时已是下午4点钟,展厅里尚有百余人参观,照相机、手机拍照不断,我观后留言,“震撼 国家之瑰宝 襄阳之骄傲”。观看展览是免费的,从工作人员手中得到一本印制精美的说明书。我建议应印制纪念券,以扩大宣传和影响,也可把说明书和门券结合在一起,他们认为我的建议很好,以后展出时会考虑。正好在展厅里见到刘庸之老师,我请他签名,他在说明书封面写道“谢谢光临指导。2014年10月25号,刘庸之”。刘老师的谦虚,低调可见一斑。

留 影

刘老师签名的说明书

说明书内页

编辑:陈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