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雕刻时光(19)近代云烟浸光园
在这深秋的季节里,我再次走进光园。光园位于保定市区中心地带,东距直隶总督署300余米,是一座中西合壁、造型与设计独具匠心、保卫设施严密的特殊建筑。
温暖的阳光,尽情地倾洒在尖尖的光园主建筑屋顶,一群麻雀在此嬉戏玩耍,西临的永华南大街车水马龙,好不热闹。唯独我,静静地站立在园外空地上,中国近代史上的滚滚云烟又浮现在眼前,一幅幅惊心动魄的画面闪出,令人难以释怀。

光园原为明代大宁都司右卫署和断事司。清康熙八年﹙1669年﹚,直隶巡抚由正定迁到保定后,巡道司狱署驻此。清雍正二年﹙1724年﹚,改为按察司狱署。1917年,曹锟任直隶督军后,将其改作为自已的私人官邸,因曹敬慕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的英名,故定名为光园。
光园历史內涵丰富,此处不仅是直系军阀活动的大本营,也是北洋军阀历史的一段缩影。

(布 衣 总 统 曹 锟 像)
1920年的直皖战争、1922年的第一次直奉战争、1923年的曹锟“贿选总统” 事件全部在此策划。
1923年10月,曹锟赴北京就任总统后,该处便成为来往政客、军阀临时办公和休息的场所。
1926年5月31日,吴佩孚在联奉抗冯战争中,由洛阳来保驻扎光园,设立“讨贼联军” 总司令部,6月27日离保去北京。
1927年,奉晋战争时,时任奉军南路总指挥的张学良,率总部八大处工作人员于10月4日进驻光园指挥作战。
1928年6月3日,蒋介石任命阎锡山为京津卫戍司令,8日阎锡山在保定光园就职,11日离保赴京。
1933年3月9日,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在光园设立行辕,迎接蒋介石。蒋介石率何应钦、宋子文于11日到保定,并任命何应钦接替张学良为北平军分会代理委员长职务。3月24日蒋介石离保去京。
光园原占地面积约为2万多平方米。光园坐北朝南,南部以西式建筑为主,为办公会议用房;北部多是中式建筑,为花厅、居室、客房等建筑。正门原是一座高约6米的毛石结构的拱型券门,门外立有一对高大雄伟的石狮。正门与迎门的主建筑之间,用小型园林式庭院绿化作为过渡空间。大门现已被拆除。
光园主体建筑是一座表面为单层实为双层的四阿式顶“工” 字形建筑。建筑的前立面东西两侧为两座突出的前墙基线,左为八棱型,右为正圆型。室內天花板及墙面装饰物上均设有防卫用的枪眼,天花板顶上和地面地板下也留有保卫人员活动的空间和地道。

主楼门前原设有一个直径1米左右的德国造的铜球,球中空,可与墙体、天花板及地道相通,是为主楼设置的特殊警卫设施,现已不存。铜球西南面地面上7块名贵的花箭石砌成北斗星型,正对着铜球,隐含北斗星开囗面对天帝居住的无极星的寓意,现在只存有一块。
主楼有內廊通向装饰华丽的小剧场,现已拆毁,剧场也有地道口可供出入。主楼室内外墙壁、立柱、门、窗及檐角采用木雕、石雕、砖雕作为装饰,技艺精湛,造型生动。而中国的花鸟图案配以西式水泥雕或石雕,中国式木结构外廊配以西式木花边,中式女儿墙配以西洋瓶装饰等中西合壁建筑特点极富时代特色,也充分显示了主人的地位和身份。主楼的西北部现有三套坐北朝南的建筑,曾是曹锟亲属、亲友的住所。

曹锟曾在光园居住近7年之久。光园也是曹氏家族花天酒地、纸醉金迷的挥霍场。曹锟的三夫人、四夫人长期陪伴他在光园居住(曹共有四位夫人,二夫人早亡,大夫人长住天津),曹锐(曹锟四弟,曾任直隶省省长)、曹瑛(曹锟七弟,曾任镇守使及第四混成旅旅长)在光园也有常住的馆舍。曹锟一生聚敛民财达5000余万元,供其妻妾挥霍,而他自己的两次祝寿更是耗资巨大。1921年农历10月21日,曹锟60大寿。吴佩孚做总招待员,各省军政要员均前来大送寿礼。曹锟特地请来了梅兰芳、余叔岩、杨小楼、程砚秋、尚小云、小翠花等戏剧界名流来保唱堂会,演戏7天,犒赏达30万元。第二年,曹锟又在这里大办61岁生日,一些达官贵人纷纷来保庆贺。仅12月8日这一天,北京开往保定的专列就有4列之多,祝寿者达700余人,张学良也曾来此祝贺。曹锟生活之奢华可见一斑。
云烟散尽故事在,此地空余是光园。
2013年初,光园升级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获得了它应有的殊荣。一家起名公司搬出,河北建设集团注入资金170万元,对光园现有建筑进行修复,工地现场热火朝天。

据项目经理霍先生介绍,工程完成后,此地将布置保定抗日斗争史料展览。我认为市里这样安排欠妥,因为光园是民国前期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地,与抗日斗争联系不大。倒不如将光园所发生的事用实物和图片予以陈列,势必吸引八方游客造访,一探历史究竟。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尽快开放光园,并设计一套具有民国特色的门券,背后附以重大历史事件说明,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各层次民众的需求。
永华南大街两侧的国槐,在秋风的催促下,叶已渐黄,一片片飘落下来。我从光园走出,回头望去,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园子,是那么安静,是那么惆怅,等待着世人撩开它神秘的面纱……
甲午年闰九月初十草就于古城
【编辑:张文革】

编辑:张文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