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片中的艺术

承德:杨帆
显示日期2014-11-26;访问次数:777; 电脑端

名片中的艺术

名片起源于交往,始于封建社会。西汉史籍时称为“谒”,“谒,诣告也。书其姓名于上以告所至诣者也。”东汉时,谒又叫名刺。在挖掘的汉墓中发现,这种谒或名刺,系木简,长22.5厘米,宽7厘米。上有执名刺者名字,还有籍贯,与今名片大抵相似。

唐代,木简名刺改为名纸。唐代长安新科进士以红笺名纸互换,以便交流。晚唐又唤作门状、门启,都是自报家门的一种联络方式。宋代的名纸还留有主人的手迹。元代易名刺为“拜帖”,明清时又称“名帖”、“片子”。清朝才正式有“名片”称呼。

到了现代社会,名片已经成了社会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形式和手段。

小小名片,看似简单,如何使其丰富内涵,融入艺术性,也是很有意义的事情。自己设计名片,是最好的选择,只有自己才能最懂自己。这里展示几枚名片。

    我为自己设计的名片。

 

 

[编辑 崔艳红]

编辑:崔艳红

姓名:于国琪; 时间:2014-11-26 02:06:53

非常欣赏杨先生名片上的两句话,结宇内同道,互相欣赏,多好!

姓名:刘天视; 时间:2014-11-26 07:15:15

杨帆会长多才多艺,名片上的自画像画得真像。欣赏了。

姓名:陶万春; 时间:2014-11-26 08:13:09

求杨会长名片两枚,收藏!!!

姓名:龙庆丰; 时间:2014-11-26 10:09:37

名片的艺术在杨会长为自己设计名片上得到了体现。

姓名:郭效文; 时间:2014-11-26 10:31:50

上海收藏协会有姓氏文化沙龙,其中有好多人收藏特色名片,杨会长为自己设计名片有特色,如方便请寄我几张.

姓名:郭效文; 时间:2014-11-26 10:39:15

上海收藏协会会长吴少华收藏特色名片、早期名片、异形名片、异质名片、偏性名片.本人代为收集,垦请大家支持,也可交换.

姓名:崔艳红; 时间:2014-11-26 10:52:39

等再和杨老师见面的时候,请杨老师亲自送上一枚名片。

姓名:雨人; 时间:2014-11-26 11:03:38

非常精彩的名片设计!!!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14-11-26 11:13:56

个性化十足——彰显品位,艺术范浓烈——画龙点睛。很欣赏!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14-11-26 12:19:51

先学习后欣赏,名片的精彩。

姓名:郭林生; 时间:2014-11-26 16:43:45

欣赏了!学习了!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14-11-26 17:05:12

非常有特色的名片,欣赏!望能送一枚。谢谢!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14-11-26 20:02:51

形似、神似,很有特点的设计。

姓名:钱宝林; 时间:2014-11-26 20:04:39

还想不到,这名片也有说道。赞赏!

姓名:陈明新; 时间:2014-11-26 20:42:27

确实有创意!佩服!!!

姓名:何锦雄; 时间:2014-11-26 21:45:07

名片艺术,欣赏!

姓名:甄文兴; 时间:2014-11-28 15:49:37

受启发,咱也做一张看看!哈哈!

您的姓名
留言内容(不支持表情):
0/1024
提交

首页

搜索

电脑版

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