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游记一诺贝尔博物馆

王敬芬
显示日期2014-11-27;访问次数:603; 电脑端

北欧旅游游记一诺贝尔博物馆

2014年11月跟随旅游团进行北欧之旅,写几篇游记供赏。我们旅游的标题就是邂逅浪漫,爱上北欧。领队导游也调侃北欧之旅就是宫堡基厅。宫就是皇宫,堡就是城堡,基就是基督教堂,厅就是市政厅,我又给他们加了一条博物馆。第一篇——诺贝尔博物馆

我们从斯德哥尔摩乘车前往卡尔斯库加市诺贝尔博物馆,道路两旁绿地湖水连绵不时有一片片小树林在车窗外闪过,给人感觉北欧的初冬不冷。车行驶200多公里进一条林间小道后,一栋红顶白色的二层楼房映入眼帘。楼周围是白桦林环抱,地上花草和自然风景融合一体,环境清幽淡雅。一座诺贝尔半身铜像竖立在楼前,面向着他生命最后两年的居所,铜像面部神情严肃,目光凝视远方,也仿佛在视着每一位访者。

1975年,白桦山庄正式建为诺贝尔纪念馆。讲解员是一位瑞典籍华人女士引领我们进入白桦山庄的二层会客室,向我们讲述了诺贝尔的一生及诺贝尔奖金。一层是诺贝尔的办公间,会客室和餐厅。四周墙上挂满了大幅照片和油画,有诺贝尔及家人的合影,显得非常温馨融洽

墙壁上悬挂着一张他年轻时的画像,据说是他迄今留下来的唯一的画像。

画像上,主人公黑色的燕尾服配着棕色的卷发,棕色的胡子,看上去仍然是那么俭朴,油然而生对诺贝尔又增加了几分崇敬。

诺贝尔一生未婚,没有子女。直至临终仍孑然一人诺贝尔这位“科学造福于人类”的大科学家,其爱情生活是不幸的。爱情都无结果。第一位诺贝尔曾在巴黎与一位法国姑娘有过短暂的热恋,不女子未婚早逝,第二位红颜知己伯莎冯苏特奈,诺贝尔43岁时,伯莎应聘做他的秘书,诺贝尔对她一见倾心,无奈伯莎已有婚约,这两人虽无缘结为连理,却结成了永恒的友谊,伯莎是诺贝尔和平奖倡议者也是1905年诺贝尔和平奖的得主。第三位便是小他23岁的维也纳卖花女菲,诺贝尔与索菲维持了近15年的关系。诺贝尔一度希望索菲成为他的伴侣,但由于索菲没有文化,缺乏教养,又不听诺贝尔的劝导,只知挥霍放荡,使诺贝尔感到忧伤与失望。她来信告诉诺贝尔说,她就要生下一个父亲是一位匈牙利军官的孩子来,诺贝尔看到这个消息后,彻底失望了诺贝尔从此决定不再与她来往

白桦山庄二层有一个宽大书房,书橱里放满了各种文献和书籍,至今对访问学者开放。

在靠近卧室的一个玻璃柜里摆放着一摞诺贝尔的手稿,这就是创立了五个大奖的著名遗嘱。诺贝尔虽然在此只居住两年多,但最终遗嘱在这里草就。这栋白桦山庄还为遗嘱执行归属提供了佐证。在诺贝尔去世后,由于生前的四处游荡,没有确切的国籍认可,谁来执行遗嘱和管理庞大的基金成了争论的焦点。当时的法国政府以诺贝尔在法生活18年为由,企图将五个诺贝尔奖项落户法国。这无疑对于热爱诺贝尔的故乡人们来说是难以接受的。于是诺贝尔生前一位名叫让.哥纳索罗曼瑞典人助手,在首都找到一位著名法国律师波尔考列和法国政府打起官司。他们查阅了大量法律文件,发现居住地与国籍归属有关,而符合居住地的条件必须有马厩和马槽,没有则视同暂居地,而诺贝尔最后在白桦山庄的居住地恰好符合这个条件,无论诺贝尔在法国还是意大利的居所都不具备该条件。诺贝尔奖最终落户他的祖国是理所当然的。

诺贝尔的卧室则显得太小,只摆着一张木质单人床,床旁一把椅子。床上被褥不整,椅背上搭着件睡衣。诺贝尔一生的部分时间忍受着疾病的折磨。诺贝尔睡觉时生怕血液过多回流到头部,因此他是半躺半卧睡眠,旁边还放了一把左轮手枪非常醒目讲解员提问大家手枪是做什么用的,大家众说纷纭。被告知不是自卫用而是睡觉时身体不适用来报警的。见诺贝尔对于生的渴望。

谈及诺贝尔之死,多少有一些悲剧色彩。诺贝尔生前一直被心绞痛疾病所困扰,发作时痛苦不堪,当时医生劝他服用硝酸甘油缓解病情。诺贝尔十分震惊,正是这个硝酸甘油使他研制出的炸药让他毁誉参半,甚至在试验意外中夺去了弟弟的生命,他拒绝了医生的建议,1896年患有心绞痛的诺贝尔去世前曾给他的一位同事留言:医生给我开的药竟是硝酸甘油,难道这不是对我一生巨大的讽刺吗?不久之后诺贝尔于当年的12月10日在意大利北部小城圣莫因,突发心脏病溘然长逝。

离别墅不远是一排类似车间的平房,这就是诺贝尔生前用过的实验室。诺贝尔试验室可谓丰富无比,琳琅满目。柜子里、桌子上、大案上、甚至地板上,摆满了实验用的器械器皿、瓶瓶罐罐,大的半人高,小的巴掌大,令人眼花缭乱。地上一座大塑像,是诺贝尔神情专注,低头启动爆炸装置。

诺贝尔1833年10月21日生于斯德哥尔摩的一个瑞典家庭,9岁时便跟随家庭移居当时俄国的首都彼得堡,从那以后他在许多国家生活过,诺贝尔先后到欧美诸国进行广泛的旅游、学习,增长知识,开拓视野,年仅16岁的他已精通英语、德语、法语、瑞士语、瑞典语和俄语,为他今后的创造发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诺贝尔不仅以发明了硝化甘油引爆剂、雷管、硝化甘油固体炸药而荣获“炸药大王”的美名,而且对光电学、枪炮学、机械学、生物学和生理学都有一定的造诣,一生共取得355项技术发明专利。

rbe在遗嘱中,决定将折合920万美元的部分遗产建立一项基金,将其利息分为5份,分别奖给世界上每年在物理、化学、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上“为人类利益做出更大贡献的人”,每年在诺贝尔的逝世日颁发一次,称诺贝尔奖金。这也是诺贝尔值得人们纪念的可贵之处。而白桦山庄更成为著名的游览胜地和诺贝尔学术活动的中心。

北欧的大部分景点是没门票的。诺贝尔博物馆只有一张像超市一样的机打票在导游哪里要报销用。

 

 

[编辑 崔艳红]

编辑:崔艳红

姓名:郭效文; 时间:2014-11-27 00:25:09

文、图很精采,遗憾没有票.

姓名:刘天视; 时间:2014-11-27 06:59:33

谢谢王女士介绍,让我比较全面的了解了诺贝尔的事迹。

姓名:胡东华; 时间:2014-11-27 07:22:39

介绍详细,谢谢!关于欧洲的景点大多数人只重视几个著名的地方,其实欧洲值得去的各类博物馆非常多,如果时间允许建议大家象王静芬老师这样慢慢品读。记得去年到特里尔很想好好看看马克思故居,同去的同事多不感兴趣,在门外拍张照片就要走。还有到一些米兰、巴黎等城市,想看专业的纪念馆、博物馆,但女同事在购物店一逛就是几个小时,最后根本没有时间了,现在还很遗憾!

姓名:崔艳红; 时间:2014-11-27 08:18:31

文笔不错啊。谢谢介绍,期待继续欣赏王老师的北欧见闻。

姓名:李新建; 时间:2014-11-27 08:22:06

谢谢介绍,受益!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14-11-27 09:04:00

这篇文章写得真好,使我了解了许多过去不知道的诺贝尔的轶事。谢谢作者。

姓名:未登记; 时间:2014-11-27 09:15:45

谢谢介绍,辛苦了!

姓名:张友仁; 时间:2014-11-27 09:15:56

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但自己的爱情生活却悲惨伤心。谢谢介绍,重新认识了诺贝尔。

姓名:都兴水; 时间:2014-11-27 11:00:28

介绍详细,谢谢王老师!

姓名:马聚海; 时间:2014-11-27 11:49:13

很喜欢这样的游记。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14-11-27 12:26:00

亲历博物馆,游记娓娓言,重读诺贝尔,伟大且平凡。

姓名:杨新渝; 时间:2014-11-27 12:59:49

没有门票很遗憾。谢谢介绍。

姓名:郭林生; 时间:2014-11-27 14:38:16

谢谢介绍,进一步了解了诺贝尔。

姓名:雨人; 时间:2014-11-27 15:17:14

太遗憾了,没门票啊!!!

姓名:陈祥明; 时间:2014-11-27 15:31:12

游北欧,访故居,用个人见闻介绍伟大科学家的一生,形象生动。一人旅游,大家受益。谢谢王女士详尽的报道。

姓名:钱宝林; 时间:2014-11-27 15:58:10

伟大的科学家,伟大的诺贝尔。游记很耐读。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14-11-27 16:33:43

谢谢介绍,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诺贝尔。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14-11-27 16:43:32

游记使我多角度地了解了诺贝尔的生平和伟大贡献,而且很感人!

姓名:彭水珍; 时间:2014-11-27 17:40:48

谢谢王老师介绍!

姓名:王敬芬; 时间:2014-11-27 19:18:18

谢谢各位券友欣赏,游记部分是按讲解员的介绍记录的,讲解员是中国90年代公派出国的,之后就留在瑞典。现在是诺贝尔基金会的工作人员也是诺贝尔博物馆的副馆长。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14-11-27 20:35:12

详细的介绍,很吸引人。谢谢!

姓名:王建池; 时间:2014-11-27 20:41:54

引人入胜,谢谢!!!

姓名:彭俊模; 时间:2014-11-28 21:17:30

图文很精彩,欣赏王老师的游记!

您的姓名
留言内容(不支持表情):
0/1024
提交

首页

搜索

电脑版

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