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重型机器厂搬迁后,铁西区在“沈阳重型机器厂”的原址上,建造了一个“重型文化广场”,以记忆“沈阳重型”,乃至沈阳工业的辉煌年代。广场很大,中央的主题雕塑是“持钎人”,高26米,为沈阳市最大的雕塑。“持钎人”抽象地再现了两名钢铁工人在形似铁水舒卷着的红旗下,持钎炼钢的工作场景。目前,主题雕塑已经成为沈阳市铁西区标志性建筑。
在“持钎人”主题雕塑前的地上,镶嵌着三块铸铜金属模板,简要地介绍了沈阳重型的历史。沈阳重型始建于1937年11月11日。1956年11月定名为沈阳重型机器厂。1949年10月31日,沈阳重型机器厂2号平炉炼出了共和国第一炉钢水,开创了新中国生产重型机器的历史。“一五”至“六五”期间,沈阳重型机器厂就先后创造了1700mm初轧机,25mm自由锻造水压机,125mm有色金属卧式挤压机等40多个“共和国第一"。
2006年12月18日,沈阳重型与沈阳矿山机械厂重组为北方重工集团。2009年5月18日,老厂区停产,搬迁至沈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2010年6月18日,在沈阳重型机器厂原址建成铁西重型文化广场。
三块铜质碑文,记录了“沈阳重型”的黄金时代和“重型文化广场”建立的历史。
为了让人们记住沈阳工业的辉煌年代,还在广场的南面保留了原“沈阳重型”二金工车间的部分厂房。2009年5月18日,恰逢“世界博物馆日”时,有着70余年历史的“沈阳重型”在搬迁前,用最后一炉铁水浇筑了“铁西”两个大字,每字重三吨,镶嵌在厂房的北墙上,给铁西区和沈阳市留下了一个永久的记忆。为此,中央电视台全程直播了这一历史时刻!
“沈阳重型”搬走了,铁西区的大部分工厂都搬走了,“沈阳重型”,铁西工业,那辉煌的历史,永久地被定格在这里,永远地留在了沈阳人的记忆中… …。
2014年6月28日,我给“沈阳市职工首届门券收藏展”设计《请柬》时,就利用了“持钎人”这张雕塑照片。
【编辑: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