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 荷
保定 陶万春
毎年夏天,我都会陪外地来保券友,去古莲花池游览数次。别看咱保定府是个小地方,这处园林可是非常著名,清代就被誉为“城市蓬莱”。 它还是全国十大历史名园之一。来到这,无外乎就是看园林艺术、觅园藏碑刻、赏荷花美景。
迎着七月炎热的夏风,站在池中央的宛虹亭﹝又称水中亭﹞旁,古人造园时巧妙地将北塘分割成东大西小两塘。登亭环顾,园中景物尽收眼底。一泓碧水,锦鳞成群,白莲皎洁,红莲妖媚,荷香飘溢,沁人心脾。此时,荷花正盛,展现在游客们面前的则是“东塘红荷映旭日,西塘白莲送晚霞”的美景。

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雅士对荷情有独钟,喜欢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高贵品德。人们常把荷花当做孤身自傲、冰清玉洁的化身,但更崇尚的则是荷花出污泥而不染的品格和不屈服环境的精神。
北京琉璃厂西街荣宝斋大厦大堂內,悬挂着一幅黄永玉画的荷花,高七米,宽五米,据说大师用时月余,价值过亿。画面荷花叶绿,颇有动感,花蕊上还撒有金粉,更显得富丽堂皇。但我总觉得此画太艳,没有荷花的风骨,更赶不上残荷凄美感人。
深秋再去古莲花池,荷塘里的荷叶变黄,多数叶片下垂,只有荷杆依然迎着阵阵秋风,顽強地挺立水中。夏日里的浓绿虽然早已褪去,却陡添了一种无须遮掩的风韵。残荷不藏拙,不雕饰,独自在秋风中唱着属于自己的歌。一阵秋雨打来,雨打残荷枯叶,又多了一份清冷,下垂的荷叶已兜不住丁点雨水,任凭水顺着叶杆淌去。秋去冬来,残荷终究要倒下与荷塘泥土为伍,可它脚下深藏的藕节,似雪白,是它奉献给人类最美的礼物。

残荷悲壮。残荷孤傲。残荷用尽最后一点气力,表达对逝去生命的追悔和对旺盛生命力的留恋。因为萧条,因为积累,因为沉淀,才有了粗壮的根茎沉睡于冰下而无语。冰雪消融,春风吹拂,它又会迎来生命的又一轮周期,复展华丽的身姿!
从残荷的生命过程,我恍愡看见无数券人的身影。荷花初绽,他们开始步入收藏门券的殿堂;荷花盛开,他们游走四方,把一枚枚爱券揽在怀中;荷花凋零,他们倍加珍惜时光,把精美的券集奉上,唯有香如故;莲蓬满枝,他们热心公益事业,将从社会受到的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他们将毕生献给门券,无怨无悔。
荷有过年少,有过华美,更有过灿烂辉煌。荷残,残而无憾!而不象人类,种种追求,万事皆空。从这点看去,残荷不失为一道靓丽的风景,让悟出真蒂的人们多了几分对生活的感恩和知足。
时间是一把无情的刻刀,把一切的一切都化成乌有,洗去人类所有的铅华。一茎残荷,半蓬枯叶,寄托着多少人的人生之惑,承载着多少人的别离之痛。
残荷壮哉!残荷犹美!

古莲花池现用成人券
甲午年腊月初十写于纳睿山房
【编辑:王建池】

编辑:王建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