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说“湘子桥”
潮州是一座盛名海内外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里有一座别具一格的古桥----“湘子桥”,也叫“广济桥”。与河北的赵州桥、福建的洛阳桥、北京的卢沟桥齐名,成为我国四大最负有盛名的古桥。

湘子桥也是世界上第一座启闭式大桥。古桥全长500米,分东西两岸,东岸13墩12洞,西岸10墩9洞。23墩上建造了24个楼阁,由于中湍流急,不可为墩,便用铁索把梭船串联起来连成浮桥,这就有了“十八梭船廿四洲”一说。每当洪水泛滥奔腾之时,可解掉糸船铁索,移开梭船,以便引水入海,方便船舶往来;等水落潮平时,又可以恢复原状,这就是启闭式的作用。
据记载,湘子桥始建于南宋乾道七年(公元1171年),初为浮桥,由浮船连结而成,名康济桥。 湘子桥其特别致的结构,集梁桥、拱桥、浮桥等形式于一体,凝结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血汗。它至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了.
随着时代的发展,韩江上原仅有的这座桥,两岸人民的来往,过往车辆的密集,已使它不堪负重。为了保护古桥,潮州市政府在桥的南北边各建了一桥,分流行人和车辆。对广济桥按照明代形状进行了修复,恢复了“十八梭船”的启闭式浮桥,及桥上的楼阁和亭屋,并加上匾额与对联,定位为旅游观光步行桥。
横卧在滚滚的韩江之上的湘子桥,东临笔架山,西接东门闹市,南眺凤凰洲,北仰金城山,景色壮丽迷人。东西段中间十八梭船连成一线,真似长龙卧波。观上游两岸的滴翠竹林,下游仙洲盛开的桃花和沿江的绿柳都象浮在水面,景色一似三湘。这一番景致在清乾隆进士郑兰枝盛传海内外的“潮州八景”诗中,描绘得绝妙:“湘江春晓水迢迢,十八梭船锁画桥。激石雪飞梁上冒,惊涛声彻海门潮。鸦洲涨起翻桃浪,鳄渚烟深濯柳条。一带长虹三月好,浮槎几拟到云霄”。所以民谣唱曰:“到广不到潮,枉费走一遭;到潮不到桥,白白走一场。
[崔艳红]

编辑:崔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