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故居在中国有很多,天津、上海、河北、辽宁、陕西等等,名人嘛,他们的身后都拖着逶迤的影子。故居中身列国保的就有3处,分别为西安事变旧址(张学良公馆)、秦皇岛北戴河近代建筑群(张学良别墅)和沈阳的张学良旧居。
沈阳的帅府是一个庞大的建筑体系,四合院、大小青楼,以及院外的赵四小姐楼和边业银行旧址、舞厅、红楼群组成,是张氏家族的居第。 乱世是种高风险高回报的投机机会,出生穷苦,大字不识的张作霖,是靠当马贼做保险起家的。当物质有了稳基后,曾经梦想的东西就会去染指和实践,包括想统一中国。 张学良的一切离不开其父的奠基。作为官二代的“五毒俱全”公子哥,自然有着与众不同的优越,在灯红酒绿中挥洒着放荡不羁。
对于张学良来说,钤刻着其父的影响。父子两喝酒,张作霖说,在外面玩女人行,不要被女人玩了。旁边的五姨太说,这小子已经够坏了,你还要教他坏的。张作霖对于处决李大钊的态度犹豫不决时,电征询意见,张学良就是其一主张立即正法的人。
中原大战时,张学良是坐山观虎斗。“东北易帜”也多有墙头草的味道。“九一八事变”后的撤退,民族利益败给了个人利益,因为张学良有着自己的小算盘,“不抵抗将军”即为此来。张学良和宋子文曾去热河,张每走40公里就要注射吗啡,令孔惊愕不已。西北剿共时,亲自架飞机到延安和周恩来会谈。他曾通过刘鼎想加入中共,但共产国际因嫌其是反共的军阀而拒绝。这就是张学良,35年的张学良,一个复杂的聚合,也是一个三分之一人生的侧照。
“西安事变”旧址是国2,它包括8个小项:华清池五间厅、兵谏亭、张学良公馆、西安事变指挥部、新城黄楼、止园(杨虎城公馆)、高桂滋公馆、西京招待所。前2个在临潼骊山,后面的都在西安市区。路过高桂滋公馆,现在这里是陕西作协,遭门卫拒绝进入。当年事变后,老蒋就在这个公馆住了特殊的11天,也算是蒋公旧地了。高公馆的邻居就是张公馆了,这里早已免费。
张学良公馆由A、B、C三幢三层砖木结构兼有半地下室的小楼,以及传达室、汽车房、卫士室等组成。一进大门就是西楼(C楼),是张学良及家眷居所、办公的地方,中间的B楼是客厅、会议室,最东的A楼原是公馆管理函电的职员和军官来西安公务的住所,“西安事变”时周恩来、秦邦宪、叶剑英等人从陕北赶来在此楼居住了一个多月,事变解决后,中共人员搬到了“西安八办”。
3幢楼呈“凸”字型,东、西楼外观完全相同,唯中楼屋顶采用了飞檐翘角中国风,算是中西合璧吧。3幢楼的外墙为青砖,大窗上涂有红色窗眉,墙体有A、B、C铁铸英文字母标记,2、3楼的分隔处,饰物有“卍”字符。
1935年蒋介石为了“围剿”陕红,命张学良为副剿总,让其驻扎西安,随即张学良租用了西北通济信托公司刚刚竣工的金家巷5号冯钦哉的房子,改称张学良将军公馆。而一年多后,在这3幢并不显山露水的房子里,却策划、发生了一场无血政变,历史显现,它的内涵不论对什么意识形态都是有着特别意义。
3座楼里陈列,是一种复原场景,衔接的也是以张学良生平、西安事变的发生、和平解决为主调的内容。当年很多国共人物在此处进出,述求、要求、恳求混杂在一起,演绎了风云大戏。
对于“西安事变”,张一会说无怨无悔,一会说应该拉去枪毙,一会说是主角,一会说是配角。张学良是个十足的军人,而无政治家的前瞻谋略,捉蒋显得孟浪,不计后果,手忙脚乱的时候想到了中共。放蒋却又急促,正如周恩来所说,张汉卿这是看《连环套》那些旧戏看坏了。
但“西安事变”最终和平解决,它改变了历史的一段运程,蓝营保全了一个人,但我想收获最大的当是红营。“停止内战,共同抗日。”这8字是张学良的初衷,抵御外辱,一致对外,至少他还是个中国人。一事足矣,此生应不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