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因为家事,回到阔别45年的故乡——广东汕头的澄海隆都,一住就是一年。

我们这个小镇,经济虽不甚发达,却因有一座被誉为潮汕“小故宫”、“南国大观园”、“岭南第一侨宅”的“陈慈黉故居”,而闻名于外。

“陈慈黉故居”是泰国华侨实业家、金融家陈慈黉及其家族兴建的大规模民居建筑群体,计有郎中第、寿康里、善居室、三庐等宅第。占地2.54万平方米,共有厅房506间。这些建筑群,总格局以传统的“驷马拖车”糅合西式洋楼,宅内四周配以双屋的楼房,点缀亭台楼阁,通廊天桥,萦迴曲折。

现在辟为景点的建筑群东侧的“善居室”是所有宅第中规模最大,设计最精,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屋内的木雕及石雕均以传统中国形式为主,多以花鸟、祥禽为内容,表达吉祥、喜庆、富贵美好的愿望;而阳台、第二层的通廊天桥均采用大理石建材。其中单进口瓷砖式样就有几十种,这些瓷砖绘有东南亚各国风情花纹图案。历经百年,花纹色彩依然亮丽如新;各式门窗饰以灰塑、玻璃,高雅大方,富丽堂皇;此外故居内的书法石刻皆出自当时名家之手,一字千金,是一本集众多书法名家手笔的“活字帖”。
故居房间之多,进之如入迷宫。据说以前陈家有个专司开关窗门的傭人,每天清晨开窗,开完所有的窗,又开始关窗,当所有的窗都关上了,天也就暗了。
“陈慈黉故居”位于汕头澄海区隆都镇前美村。外婆的祖屋就在陈慈黉故居后侧。现在每天来到这里,都会勾起儿时的回忆。儿时行的田间小道,一遇雨天,深一脚,浅一脚,到了外婆家,几乎成了一个小泥人。现在再也找不到旧模样了,村外小道,村里小巷全是水泥路了。小时不知火车为何物?现在深厦高铁竟从家门过,真是换了人间。
小时候,每到外婆家,总会和邻里几个孩子在故居里面捉迷藏。地里收割时,村里人还会在里边嗮谷子。我们虽然少不更事,但也懂得帮叔伯阿姨看场赶鸡。故居右侧门外围是一片榕树林,村民们把制作潮汕特色卤味的狮头鹅成群地养在这里。狮头鹅昂着头,欢乐地叫着。现在路过这里听到“鹅、鹅、鹅”的叫声,仿佛又回到孩童时代和鹅戏耍的场景,亲切无比。

近年来,由于各级领导的重视,在“侨文化”上做足功夫,把“陈慈黉故居”开发成旅游景点,使这个不起眼的前美小村庄一举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广东省旅游特色村”、“广东省古村落”。
欢迎您来广东旅游,来汕头“陈慈黉故居”看一看。
[编辑 崔艳红]

编辑:崔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