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老说券(59) “人日”的传说故事

保定市:刘铭元
显示日期2015-03-29;访问次数:572; 电脑端

    涉县娲媓宫门票(见照片),系绘画版较早期门票,券面图案为娲媓宫古建筑,很有欣赏味道。

IMG_缩小大小.jpg

   蜗皇宫位于河北涉县城西12公里的凤凰山山腰,依山就势,匠心独运,摄山川之钟秀,集古建筑之精华,其主体建筑位于峭壁之上悬空而置,人称“天造地设之境”,素有“活楼”、“吊庙”之美称。为河北省古建筑十大奇观之一。蜗皇宫始建于北齐,是我国规模最大、时间最早的祀奉女蜗的建筑群,距今已有1450多年的历史,还被誉为“华夏祖庙”。欣赏之余,想起“人日”的传说故事。

   世界上这“日”那“日”颇多,仅3月份中的21、22、23日连续三天是睡眠日、水日和气象日,4月22日是地球日,难道我们人类就没有“人日”吗?在中国的古代不但有“人日”,而且庆祝活动和习俗还很多。

    很久很久以前的远古时候,在大地上出现了一位非常美丽、善良的女神,她神通广大,名字叫女娲。那个时候地球上并没有生物。一年的正初一至初六,女娲相继每天造一种动物,顺序是鸡、犬、豕(猪)、羊、牛、马。分别为“鸡日”、“犬日”、“猪日”、“羊日”、“牛日”、“马日”。初七才造了人,有古文为证:“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做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女娲造人;贫贱者,引绳人也。”

    初七称“人日”,象征人类的起源,是人类的诞生日,即人的生日,民间曾把这天叫做“人日”、“人日节”或“人胜节”。“人日”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祈福纳吉和求平保安的愿望以及人本身的尊重。“人日”这天的民俗活动较早出现在古人的占卜生活中,但在汉魏以来,不再限于占卜求吉,而不断扩展演变,涉及祭祀、庆祝、文化、服饰、出游、饮食等多层面多领域。“人日”这天,以七种菜为羹,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登高赋诗等活动。在唐宋时代,皇帝在“人日”这天,将彩胜赏赐給臣民,以示庆贺。还有诗为证:唐代诗人卢仝有《人日立春》诗——“春度春归无限春,今朝方始觉成人。从今克己应犹及,颜与梅花俱自新。”这首诗立意新颖,构思独特。作者借人日与立春日巧合为一天,展开联想,发挥了他关于做人的一番道理。还有一首唐朝的诗:“初七人日又立春,梅花点额颜色新。此身若在含章殿,疑是寿阳宫里人”。宋朝赵蕃也有《人日立春》诗。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人日”在现代生活中慢慢的消失,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企盼和一些习俗还是被保留下来了。如成都市民在正月初七游杜甫草堂凭吊诗圣,吟诗赋歌,赏梅祀福活动。

   (注:故事中提出的“人胜节”和皇帝赐“彩胜”,是指一种装饰,从晋朝开始,有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贴于屏风或窗户,也可戴头上,因此“人日”也称“人胜节”。媓即皇。)

    朋友,待看下一个传说故事,且等老叟下文分解。

 

       【编辑:王建】

编辑:王建

姓名:彭水珍; 时间:2015-03-29 08:09:09

又获新知,谢谢刘老!

姓名:罗本舜; 时间:2015-03-29 09:53:18

故事好,谢刘老!

姓名:陈明新; 时间:2015-03-29 10:05:26

好故事!刘老辛苦啦!!!

姓名:王建池; 时间:2015-03-29 10:52:59

长知识,谢谢刘老!!!

姓名:甄文兴; 时间:2015-03-29 12:04:09

读了刘老有关“人日”的传说故事,忽然想起成都杜甫草堂的一副楹联: 锦水春风公占却; 草堂人日我归来。

姓名:钱宝林; 时间:2015-03-29 12:33:00

始知人日,感谢女娲。谢谢刘老故事。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15-03-29 13:12:27

谢谢刘老的传说,民间有正月初七“人日”吃面条的习俗。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15-03-29 16:03:58

听故事,长知识。

姓名:刘天视; 时间:2015-03-29 17:46:35

美顾的神话。谢谢刘老讲故事。

姓名:顾宗玲; 时间:2015-03-29 20:16:56

谢谢刘老解读“人日”。

姓名:刘铭元; 时间:2015-03-29 20:36:18

谢谢甄文兴和赵义方两位老师对“人日”活动的补充。

姓名:张国栋; 时间:2015-03-29 20:46:05

长知识,谢谢刘老师介绍!

姓名:都兴水; 时间:2015-03-29 22:27:39

我老家的习俗是正月初七说是给小人过生日,这大概就是说的“人日”吧?

姓名:雨人; 时间:2015-03-30 08:54:51

长见识了,谢谢介绍!!!!

姓名:周晓萍; 时间:2015-03-30 09:56:16

刘老故事真多,赞一个!

姓名:胡保平+0请;25; 时间:2015-03-30 10:21:26

好故事,长知识。

姓名:彭安荣; 时间:2015-03-30 16:03:43

读故事,长知识。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15-03-30 20:16:26

又了解了一个新知识。

姓名:汤汉军; 时间:2015-03-30 22:56:24

长知识,谢谢刘老!!!

姓名:叶永坤; 时间:2015-03-31 07:58:26

欣赏学习长知识,感谢刘老师!

姓名:李会斌; 时间:2015-04-01 17:22:44

跟这枚门票同期使用的129师纪念馆也是这种风格的设计,非常精美!

您的姓名
留言内容(不支持表情):
0/1024
提交

首页

搜索

电脑版

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