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本侹:5000余张门票,凝结青春记忆

12
本报记者 吴海霞 摄影 史久阳
近20年过去了,41岁的李本侹没想到,大学时学电子机械专业的他,如今却置身于文博界。而这和他年少时出入展览馆、天一阁收集各种门票,又是否有联系?
李本侹工作的宁波服装博物馆推出的第三套异形门票,是他参与设计的。这对当年收藏过5000余张门票的他,是一种圆满。
勾起一代宁波人的记忆
李本侹收藏门票,是从高中时期起到23岁止,是他最青春飞扬的年华。
在他的收藏品中,有售价仅3分的宁波市展览馆参观券、两角的中山公园入场券、如今已经消失的月湖边的儿童公园门票……
有一段时间,中山公园的门票,印着一个阁楼的图案,那个阁楼曾被辟为茶室。这一版本的门票,因为时间不同,颜色有红、绿、蓝、黄、深蓝、粉色等多种。那些缤纷的票面,带出久远而未曾褪色的记忆。
李本侹还收藏一张印有古色古香亭子图案的“鄞东客运站东钱湖旅游票”,这是当年乘船去小普陀景区、船票和景区票捆绑一起的联票。
最早的梁祝文化公园门票,被称为“梁祝古迹参观券”,票面价5角。还有一张叫镇海招宝山仙人洞景区门票,如今,这个景区已不存在了。
鼓楼沿、天封塔、白云庄、海曙楼、伏跗室……当年这些文保点,可都要买几角钱的门票才能进。
折射天一阁的发展轨迹
天一阁,中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李本?的收藏中,有三十几张不同时期和版本的天一阁门票,勾勒出这个“书藏古今”的文化地标在20余年间的发展轨迹。
天一阁最早对外开放的是东园,时间为1986年10月。门票以米黄色为底,淡淡的缠枝花纹若隐若现,衬托着天一阁宝书楼的正门照片。这款门票约用了十年,价格从2角一直升到后来的8元。
1994年,成为后来天一阁博物馆组成部分的秦氏支祠修复,单独对外开放。当时的宁波市博物馆落户秦氏支祠,秦氏支祠就用了左上角印有“宁波市博物馆”六个字的门票,这也是第一张带有“宁波市博物馆”字样的门票。
1996年,天一阁博物馆成立,新款天一阁门票亮相,成人门票以古书中绢面所常见的墨蓝色为底色,映衬着宁波籍著名画家应野平所绘的《天一阁图》,边上沿用了郭沫若手书的“天一阁”三字。
2009年,天一阁博物馆开始使用条码电子门票。
回忆另类的追星故事
李本侹的门票收藏中,还有一类签名版的门票,是以白底黑字的沙孟海书学院门票作为签名载体。
“那个时期,正流行请明星签名,年轻人很容易成为追星族。”李本?说。而他所追之星,是和宁波有关的名人或是他欣赏的艺术家。签名的方式很传统,他打听到对方通讯地址,一一写信过去。
关山月、华君武、廖静文、傅璇琮、张俊生……近百张签名版门票,都是素不相识的名人们签好名,回寄给他的。
曾任国务院副总理的谷牧,用了中南海的信封以挂号信的方式寄过来;设计过天一阁东园的园林艺术家陈从周盖了自己的印章后寄过来;还有余秋雨和马兰夫妇联合签名的门票;史学家史树青不仅寄来他的签名门票,还回赠了一张有他签名的纪念刘少奇百年诞辰书画展览的门票……
签名版门票还留下了史永、陈修良、沙茂世等8位沙氏家族中人的签名。
回忆这段追星的青春往事,李本侹说,翻看这些签名版门票,会为那些名人平易近人的风范所感动。
来源:《鄞州日报》 [2015年04月08日]
【编辑:王建池】

编辑:王建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