彬县“大佛寺”邮资片门券

西安:刘宁之
显示日期2015-04-23;访问次数:416; 电脑端

片段.jpg

     2014年6月22日,从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传来喜讯,大会一致同意将包括我省7处文化遗产在内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我省本次被列入申报名单的七处遗产点,就是丝绸之路从开通、发展到繁荣、鼎盛时期的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和典型代表,见证了东西方之间的商贸往来、文化交融、科技交流,在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重大文化价值。此次申遗成功的陕西彬县大佛寺位于咸阳彬县城西十公里清凉山脚下,为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所建。彬县大佛寺是唐太宗李世民为彬州浅水塬大战中阵亡的将士超度亡魂所建,原名“应福寺”。北宋仁宗皇帝为其养母刘太后举国庆寿时,改名“庆寿寺”。人们因其佛像高大雄伟,从明景泰年间俗称大佛寺并沿用至今。大佛寺石窟是陕西境内规模最大的石窟群,也是中国现存初唐时期和盛唐时期规模最大、最为精美的石窟群,被誉为陕西和古丝绸之路第一大佛。

     大佛寺位于彬县城西十公里的泾河南岸,建成于唐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大佛寺石窟,南依青翠巍峨的清凉山,北傍蜿蜒东流的泾河水。凿岩为室,雕石成像,错落绵延在400米长的奇峭崖面上,分五个部分,即大佛窟、千佛洞、罗汉洞、丈八佛窟和修行窟。全寺共有107个大小石窟,257个佛龛,内有造像的洞窟共19个,大小造像1498尊。主窟内有石雕佛像三尊,大佛依岩跌坐居中,高24米,肩宽13米,宝石蓝髻护顶,秀眉慈目,雍容端庆,跌坐于莲台之上,是陕西乃至丝路第一大佛。大佛造型雄伟,雕饰富丽,体态自然丰满,颇显唐代风格,观之令人震撼。两旁为胁侍菩萨,身高5米左右。造型优美生动,雕刻精细。大佛寺还保存了自唐宋以来历代游人留下的题刻177幅,碑碣6通,诗文优雅,书法中、草、隶、篆皆有,游人观摩,无不赞叹。曾被清代学者毕沅誉为“关中第一奇观”。大佛寺石窟前5层楼阁屹立。东部87窟称之为“东窟”;中部12窟称之为“中崖”,即“明镜台”;西部8窟称之为“西崖”。东崖和中崖洞窟比较密集。开凿较早、规模最大和保存最为完整的是“大佛洞”。其次,是“千佛洞”和“罗汉洞”,大约开凿于唐高宗执政时期。“大佛窟”是全寺的中心,也是该寺最大的洞窟。窟平面成半圆形,径约34米,高31米。正中为大佛造像,大佛头像后有2道圆形雕刻花边、7尊浮雕坐佛,附近散布着19个飞天,构成富丽祥和的背光。侍立于两侧的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均身高15.6米,头戴宝冠,身着华丽缨珞,神态恬静。此外,窟内佛龛尚有造型各异小造像400余尊。此窟规模宏大,造像雄伟、雕刻精致,是古代造型中的一大宝库。“大佛洞”保存了当年华丽的大佛背光雕刻,上面有七佛环坐,二十二身雕工精湛的飞天伎乐拱卫着弥勒佛宝阁,呈现出了一派西方极乐世界的欢乐景象。千佛洞中保存的大小造像龕共有一百七十五所,有十几所龕包含着明确的铭文发愿题记,大部分是在武则天执政的武周朝雕造出来的。这个时期的造像都具有健美的身材、婀娜多姿的体态,体现了大唐帝国中最为纯正的佛教造像艺术。大佛窟西侧为“罗汉洞”窟群,一字形排列4个小石窟,各窟大小不一。西起第三窟壁上浮雕经变故事60余幅,并留有唐、宋以来游人题刻;其余3窟,各有立体石佛及菩萨造像数尊不等,亦都优美、生动,雕工细致。大佛寺石窟地处丝绸之路北道的主干线上,她经历了千百年的风雨沧桑,虽然受到了人为的、自然的多种破坏,但仍不失为中国唐代佛教艺术的典范之作,是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璨的石刻艺术明珠。大佛寺石窟反映的是盛唐佛教鼎盛时期的造像状况。石窟的石雕、泥塑、彩绘大量反映出西域乃至印度佛教文化的很多特征,大佛寺石窟自然成为丝绸之路上的一个亮点,对于研究中国佛教发展史、雕塑史、建筑艺术史,以及佛教通过丝绸之路在陕西的传播具有重要价值。德国巴伐利亚州文物保护局局长赞美大佛寺石窟造像“堪与巴黎圣母院媲美”。1956年8月6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大佛寺石窟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月13日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彬县大佛寺申遗工作自2006年启动,历时8年,累计投资7.9亿元,先后完成了大佛寺石窟明镜台、关公庙窟檐建筑、石碣防护设施和丈八佛窟檐等维修加固工程,持久开展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咸阳市还相继出台《彬县大佛寺石窟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为彬县大佛寺石窟的遗产价值、真实性和完整性的保护提供完善的法律保护。咸阳市邮政部门也不失时机的为“大佛寺”加大宣传力度,不仅与景区联手开发了系列邮资片门券,邮资片以“牡丹”和“马踏飞燕”普资片为载体,图案以著名的大佛为背景,特别是“马片”门券,小巧玲珑,设计精美而受到广大游客与收藏者的青睐和欢迎。(摘自2015年第一期 总33期《门券博览》)

感谢谢家树主编传送稿件

      

     【编辑:王建】

编辑:王建

姓名:金志根; 时间:2015-04-23 05:07:28

欣赏了!谢谢介绍的这么详细!

姓名:汤汉军; 时间:2015-04-23 06:05:55

欣赏了!谢谢刘宁之老师详细介绍!

姓名:张友仁; 时间:2015-04-23 07:32:20

学习了,谢谢介绍。

姓名:刘天视; 时间:2015-04-23 07:32:26

刘老师介绍详细,有收获。。

姓名:雨人; 时间:2015-04-23 08:37:04

壮观!!!!

姓名:胡保平+0请;25; 时间:2015-04-23 09:03:05

丝绸之路上的一颗明珠。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15-04-23 09:21:13

喜欢这样的介绍好券文。

姓名:常永林; 时间:2015-04-23 10:05:54

学习了,谢谢介绍

姓名:王建池; 时间:2015-04-23 11:17:29

好文章。谢谢作者!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15-04-23 11:51:13

学习了。

姓名:张国栋; 时间:2015-04-23 12:14:54

谢谢介绍!

姓名:顾宗玲; 时间:2015-04-23 14:08:12

券好文美,谢谢介绍!

姓名:罗本舜; 时间:2015-04-23 16:42:29

欣赏了,谢谢!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15-04-23 20:18:51

学习欣赏,谢谢介绍。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15-04-23 21:28:20

谢谢这么详细的介绍!

姓名:王丽荣; 时间:2015-04-23 22:29:44

学习、欣赏,谢谢!

您的姓名
留言内容(不支持表情):
0/1024
提交

首页

搜索

电脑版

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