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券协在双塔寺举办活动
5月2日上午,山西券协在双塔寺举办活动,活动内容主要有三项:第一,座谈会;第二,参观古寺庙及牡丹节,第三,参观《券览花香》专题门券收藏展。
一、座谈会
上午九点半,座谈会在宽敞明亮的接待室开始,除了太原的券友外,来自大同、定襄、阳泉、榆次、平遥等地的券友以及外地券友徐新植也前来参会。
座谈会会场
第一项内容:请双塔寺文管所冀所长讲话。冀所长在表达热情欢迎的同时,也介绍了4月26日布展以来的观展情况,她说,门券展为今年的32届牡丹节增色添彩、锦上添花。近日的“五一”小长假,正逢牡丹盛开的花期,所以双塔寺人流涌动、游客云集,游客在参观古寺、观赏牡丹的同时,也观赏了门券展,许多游客对小小门券表达的丰富内涵很感兴趣,想不到门券经过组合,还能传递如此迷人的文化信息,她表示,希望今后还能和门券协会进一步合作,并欢迎能举办更高层次的门券邀请展。
吕凌会长介绍双塔寺冀所长
接着她亲自介绍了双塔寺悠久的历史及四大看点即:看建筑、品墨宝、赏牡丹、登双塔。并表示座谈会后将派优秀导游带领大家亲身体验。
第二项内容:根据协会的安排,胡保平副会长做了《应重视门券理论研究的指导作用》的讲座。讲座分两部分。
胡保平副会长
第一部分:理论研究的指导作用及方法。
他主要结合山西券协近十几年来的发展历程,总结了协会取得的主要成就,深入分析了内在原因,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探讨存在的不足,并建议协会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改进。
他认为:从2002年省收藏家协会门券专业委员会成立以来,山西券协的发展态势一路向上,是山西券界发展的最好时期,各项活动开展的丰富多彩,并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主要表现为,(1)、在原有每年举办一届交流会的基础上,从2010年开始,我省推出了每年一届的“人说山西好风光”门券交流会,实践证明,这一品牌已成为中国北方券界交流会的一面旗帜,知名度和影响力逐步提升。(2)、坚持两年一届门券收藏展。至今已举办了八届,这是山西券界的优良传统,也是门券文化的成果展示。通过省展的选拔,我省报送的参加全国大展的作品,不仅保证了数量和质量,而且屡获高奖。(3)、坚持每月例会,每年年会总结表彰。协会工作有计划、有部署、有总结、有表彰。各种活动丰富多彩,对会员有吸引力、凝聚力。
分析原因:(1)、有一个团结向上的领导核心。老会长李洛书最重要的贡献是结束了山西门券界长期存在的两个山头明争暗斗的分裂局面,一切工作从山西券协的大局出发,反对个人英雄主义,反对拉山头、搞帮派,提倡无私奉献精神,在换届工作中,注意选拔德才兼备的人才,使领导班子的整体素质明显提升。吕凌会长,作风民主,善于发挥领导团队的作用,调动广大会员的积极性,协会的凝聚力进一步增强。(2)、有一批活跃的骨干力量。山西的交流会每年能吸引不少外地券友,除了山西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外,很重要的一点是山西券友的热情接待,无私奉献,以及长期积累的情谊和人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山西券协的门券展集制作水平异军突起、有了大幅的提升,除了两年一届的省展精彩纷呈外,还得益于券研网每年举办的“莲花奖”电脑制作门券展集竞赛活动,山西券友历届有十几人积极参与,制作的门券展集,无论数量和质量都名列前茅,屡获殊荣。在全国大展中也成绩骄人。三个展览良性互动,大家在积极参与中大胆实践,水平不断提高,为协会培养了一大批骨干和高手,在券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寻找差距。回顾过去,是为了总结经验,寻找不足,以便改进提高。券界的活动,主要有几方面:第一、交流,第二、展览,第三、研讨、第四、宣传。前两方面,我们开展的不错,已形成优势,应继续发扬。第三方面,理论研讨,前几年也搞过一些活动,但比较而言,活动较少,参与人员有限,希望协会今后应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希望更多的会员在研讨方面能积极参与、做出贡献 。第四方面,宣传。由于协会没有券刊和网站,没有优势。前几年,大协会会不定期地出版门券收藏专刊,今后,还应该坚持,以完善协会的资料积累及对外宣传。此外,应加强券界媒体的宣传报道,利用好券研网、朝花网及《门券博览》的主流平台,借船出海,及时宣传山西券协开展的各项活动,应加强通讯员队伍的培养,提高宣传报道的效果,树立良好的对外形象。建议每年年终评比,应增加一项优秀通讯员奖,以资鼓励。此外,今后组织大型活动,应注意邀请当地媒体的采访宣传,扩大活动影响力,吸引更多的爱好者加入协会,2002年,我就是凭着报纸上一条消息,专程来太原观展,找到了门券收藏组织。
通过以上总结分析,理性思考,好的归纳为经验,继续发扬光大,针对目前存在的短板和不足,正视问题,采取措施,就能有效地改进工作,更好的发挥协会的作用。由此可见,理论来源于实践,并能很好地指导实践,只要我们坚持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做好理论分析和研究,就能对实际工作产生积极的指导作用。
(未完待续)
【编辑:张宝贵】

编辑:张宝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