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所罕见的战国燕下都立凤蟠龙纹兽面铜铺首
保定 张文革
在2015年5月18日河北省博物院推出启用的一套十件精品文物明信片门票中,细数十大珍品,有耳熟能详、家喻户晓的,有不得其名的、却也珍贵无比的。然细细端详此券面上的文物,一定会让您有耳目为之一新的感觉,它就是罕见的燕国艺术珍品——战国燕下都立凤蟠龙纹兽面铜铺首。


战国燕下都立凤蟠龙纹兽面铜铺首,1966年出土于河北保定易县燕下都遗址老姆台东,为宫门上的大型青铜兽面衔环,纵74.5厘米,横36.8厘米,环内径16.5厘米,外径29厘米,重21.5千克。铺首,即门扉上的环形饰物,大多为兽首衔环之状。该铜铺首全身共雕塑8只禽兽,造型采取了浮雕和透雕相结合的铸造工艺,龙、凤、蛇颈首均突出于器面之上,动物造型生动,形神兼备,通体饰细密的羽纹和卷云纹。该铜铺首造型巨大,纹饰精美,整体布局错落有致,结构严谨,由此可推测当时宫殿规模之宏大,为考古文物中罕见的燕国艺术珍品。曾经作为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展品展出。
易县燕下都遗址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遗址位于保定市西北、易县城东南4公里,是燕国的都城遗址之一,也是我国现存一处较完整、文化遗存极为丰富的大型战国都城遗址。是研究燕国历史和燕文化最重要的文物遗存之一。

如果您有机会来临此处,扑面而来的保持着其原始性的景物会使您感到一种深厚的历史感——筑“黄金台招贤纳士”、“联赵破齐,争霸七雄”;一睹奇观——夯土城墙犹如黄色巨龙屹立千年;可感巍峨——大型建筑遗物叹为观止;更可领略燕赵慷慨悲歌之士的不服输的性格——“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千古绝唱。
【编辑:张文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