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大家积极参与各地门券展览交流活动的宣传报道
今年上半年,全国各地的门券收藏交流、展览活动圆满结束。券研网采取各种方式,及时的报道了各地活动盛况,让大家足不出户,从网上感受到了交流会的热烈气氛,见到熟悉的券友,倍感亲切。
3月份的南京交流会,开始了全年第一交流会。南京的祝力军老师主动报道。
3月9日开始,李俊老师已经为“方寸林泉—中国园林名胜门券大观”活动编发信息16篇。
5月份的华北第六届交流节,主办方组委会成员杨永军老师很早就对报道进行了策划。从2014年11月到今年6月份,发帖32个。从交流会公告,到介绍旅游景点,以及住宿情况,和门券交流等,最后有总结,善始善终做的非常好。券研网派出了张宝贵和张友仁两位老师现场报道,他们因事提前离开后,委托北京券友张玮峰和张伟二位老师继续报道,发出微信照片,后方发帖,效果很好,也为今后的现场报道,做了一个尝试。
张友仁老师在身体不适的情况下,回家以后继续发帖报道,令人感动。
随后的全国第三届门券交流会期间,马聚海、王继平、张宝贵、徐彬和胡保平几位老师使用微信传来图片,后方发帖,从报到,住宿、交流、拍卖会、座谈会、旅游等全方位报道,满足了大家的眼福,收到较好效果。
苏州第15届交流会,张兴富老师拍了照片,进行了报道。
东北地区第6届交流会,甄文兴老师发帖8个,尤其是拍摄的券友个人相片,成为很好的艺术品。
6月28日,何锦雄老师及时发来了清晖园博物馆举办“以史怡鉴·珍视和平”抗战记忆收藏品展的详细报道。
从网上展示形式上,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开设专栏。这种形式能全面、系统的反映活动整体情况。如北京“方寸林泉—中国园林名胜门券大观”展览和蓟县“华北第六届交流会”的报道。
二、即时报道。使用手机拍摄并通过彩信、微信、QQ等现代技术传送,极大提高了各地活动信息的及时性。如祝力军老师对南京交流会的报道,张宝贵、张友仁老师等对蓟县交流会的报道,马聚海、王继平、徐彬老师等对郑州活动的报道。
三、特邀稿件。这种稿件在叙述活动的同时,会有针对性的提出券界需要关注与思考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与方法。如,郑州“纪念全国门券收藏30周年座谈会”之后,胡保平老师撰写的《纪念全国门券收藏30周年座谈会览要》,苏州交流后张兴富老师撰写的《举办门券交流会后的反思》。
从稿件传送方法上,主要采用了两种:
一是自拍自传,即时展示。这种方式提高了信息传递的及时性。自拍自传需要报道者既具备摄影技能、又能熟练掌握网站上传方法。蓟县交流会期间的杨永军老师、东北第六届交流节期间甄文兴老师等采取的就是这种形式。
二是前方拍摄,后方上传。蓟县和郑州交流会期间,崔艳红部长与众券友协调配合,及时把参加活动现场发来的图文信息整理、上传,较好的保障了宣传效果。
非常感谢参与报道的券友们,谢谢你们!
下半年,各地门券收藏活动继续,券研网报道亦将继续。也请参加交流会的券友,主动参与报道,共享网络资源。
附:2015年1-6月智友论坛报道各地交流会用稿(崔艳红/统计)


【编辑:王建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