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时间的沧桑轮回,映证到票券上的是版版更新,那么不变的则是一代人对其的记忆;如果说兴趣上的不谋而合,映证到生活里的是票券传递,那么不变的则是券友间的惺惺相惜。很多人都会问我,收藏那一方小小的门票到底意义何在?是从中窥见社会的变迁?是从中把握门票升值的空间?抑或是见证一代又一代人记忆的传承?我想,这些都略有之吧,但在我心底,还有一点至关重要的就是,兴趣分享的喜悦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券友间的信任与相知。
刚开始门票收藏的时候我只是把自己去玩的门票留下来,顺便托朋友收集,虽然当时也收藏了三千多张,可随着门票越来越多,刚开始的热情也渐渐的褪去,而这个时候在QQ群上和金志根前辈的相识,让我的门票收藏有了很大的转折。那段时间金前辈每天下班后就和我聊天,给我讲门票收藏的知识,有很多次都聊到凌晨两三点,他给我认真的讲解每一个细节以及如何对门票进行整理、归类,并让我知道什么是马片,邮资门券,早期票,塑料票,异性票,语录票等等。透过他的讲解我明白了:门票收藏,收藏的不单单是一张张纸片,而是社会的变迁,社会的发展痕迹,收藏的是中华历史。在金前辈了解到我主要收藏博物馆,洛阳牡丹花会,河南,世界遗产等方面的门票后,他又特意将自己的藏品为我整理出一部分不远万里的邮寄过来,在这一张张小小门票的你来我往之间,我们的友情也不断延伸开来。
去年,全国门票交流会在湖南衡阳举行,于是他盛情邀请我一同前往,可由于我还是在校大学生兼顾到路费、食宿各方面的等成本,我忍痛选择了放弃。可当金前辈了解到我的难处后,竟然说:“没事儿,你来吧小魏,钱这一方面你不用担心,我给你。我说我不能要你的钱前辈,他又说那我先支持你,你也不用着急还,什么时候毕业参加工作了,五年也好,十年也罢,再还也不迟。”虽然最后,我还是委婉的谢绝了,可券友的一席话让我不禁感慨: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我和前辈素未谋面,甚至连电话也没有,有的只是几次简单的聊天和往返的门票邮寄,他竟这般信任我!那一刻我甚至觉得,我们之间交换的的远不再是一页薄薄的门票,更是一份厚厚的信任之情、相知之情和券友之情!而今年,全国第三届河南第十届门票交流大会终于在家乡郑州拉开帷幕,这一次我不顾凤凰四天带团的疲惫,在半夜十一点多回来之后,又于凌晨奔赴开往郑州的列车,有朋自远方来,谁不乐乎!我已经迫不及待了!不单单为我钟爱的门票事业,也为远道而来的朋友!
高山流水,伯牙绝弦。相识不易,相知更难。跨越939公里,为的只是共同的偏爱;穿越三四个大省,为的只是同一个梦想!在这一刻,我们手中所紧握的不再单单只是一张薄薄的门票,更是一打厚厚的情谊!

金志根和魏志刚在河南交流会上
[编辑 崔艳红]

编辑:崔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