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游清西陵

承德:杨帆
显示日期2007-07-21;访问次数:364; 电脑端
修改标题和作者 修改文章

七月的保定并不炎热,

古城的朋友却热情似火。

门券文化牵动我不怕疲劳,

千里火车一夜奔波。

我从未来过这里,

却多年向往着这一块宝地。

书中的文字常让我猜想,

这里一定很神奇。

古莲花池的碑刻述说着沧桑,

清波上的莲花犹吐着芳香。

总督署还记载着廉吏的功德,

“公生明”的大字让我久久地瞻仰。

没有时间更多地浏览古城,

大客车载着我们去游览西陵。

闭上眼睛朦胧似睡,

心里却有千年历史翻滚奔腾。

沉沉的乌云忽散忽聚,

茫茫的雨雾望不到天际,

两个小时的路程已感到遥远,,

两千年的历史可还清晰?

无边的树木默默无语,

耳边只闻潇潇的细雨。

忽见一株株千年古松,

好似传递着一些信息。

古松越来越多,

矮山在云雾中开合。

玉带环绕眼前身后,

那是弯弯流淌的小河。

有飞檐琉璃瓦偶尔暂露,

人们都睁大了眼睛抬起了头,,

这就是传说中的易县皇陵,

掩藏在绿绿的浓荫,

笼罩着一片肃穆安宁。

汽车左转右弯,

泊在了一片空地。

人们冒雨打着伞,

踏上陵地的青砖。

饱经了岁月的磨砺,

风雨的冲刷。

青砖变得坑吭凹凹,

历史就像青砖这样,

似是而非,是它又不是它,

正史中融入诸多传说,

传说中有减有加。

眼前埋葬着雍正的泰陵,

不就有说不完道不尽的故事和趣话。

泰陵的宽广,象征着当年的威震八方。

泰陵的深远,象征着曾经的权力伸张。

一眼望不到陵顶,

也许人们始终没有看透,

一生都是弄不懂的谜,

也许这才是不朽。

每日有七八千字的批奏,

却是勤政的见证。

禁止臣子献象牙席,

提倡的是反腐的风习。

饭粒餅屑不废纤毫,

却又是俭约的节操。

当我们来到崇陵,

深入到光绪的地宫,

另一番悲凉感叹胜过玩赏的游兴。

受人控制不许有自己的真情,

帝王反不如普通百姓。

生前何曾有过快乐?

死后也频逢坎坷。

在位时曾有戊戌喋血,瀛台悲恨,

密封于地宫仍遭受盗贼的凌辱碎身。

盗墓的遗址,告诉人们什么?

谁说权力可以无限,

谁说权势可以永恒?

富贵享受,

都是过眼烟云,空中阁楼。

墓穴虽严,,

却挡不住人的贪婪

巨石虽坚,

也会毁于农人的铁钎。

望着迷迷蒙蒙的长空,

多少思绪如波澜涌动。

清西陵——

见证历史的兴衰哀荣;

清西陵——

中国所有封建王朝的缩影。

……

 

     杨 帆  2007年7月 保定归来

编辑:
您的姓名
留言内容(不支持表情):
0/1024
提交

首页

搜索

电脑版

登陆